张先震 发表于 2008-9-20 14:46

生活的节奏

  平生第一次当裁判,却是给父母当的。那天,气恼的母亲拉着同样气恼的父亲站在我面前:“你给我们评评,我们做事谁更好。”

  他们指的,是做事的速度与效果。父亲是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恨不能一下子就做完。而母亲则是慢性子,做事不急不燥,有条不紊的。假设两人做同一件事情,都给一天时间,父亲是急匆匆地花半天多时间赶完,剩下小半天用来休息;母亲则一整天才做完,但做得不累,做完不需休息。这种性格的差异,使他们在一起做事时常常互相牢骚:父亲怪母亲做得太慢,没效率,母亲则怪父亲赶速度做的质量不好,常要返工。

  虽然我遗传了父亲的脾性,是个急性子,但我更欣赏母亲的做事风格。现今社会,什么都讲速度,几天时间,一幢大楼立起来了;一个月前,这对男女还互不相识,一个月后已结婚。鱼与熊掌无法兼得,两全齐美的事情毕竟是少数,几天时间立好一幢大楼的结果是大楼还没住进人就已是危房,婚姻速成的结果是新房里的红双喜还未揭去就在讲离婚。从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旅居奥地利的华人学者写奥地利人的。奥地利人是“散漫”的人,懂得享受人生的人,他们干什么都可在前面加上“享受”二字,享受休闲,享受学习,享受工作,农民在田间劳动,休息时也要吹上一阵萨克斯,午间休息时在田头下起棋来。他们的生活节奏比我们慢了半拍,连街上的地痞群殴,在我们国家早已伤亡严重,他们却对峙半天还没交上火。散漫的奥地利人,是真正懂得生活真谛的人,我读完文章十分向往。

  其实,生活真的不需要太快,速度不能太快。人在快中是粗糙的,焦躁的,而在慢中则是细腻的,舒适愉快的。衡量人生活质量的好赖,衡量标准之一不就是是否心情舒适愉快吗?看到过一个是笑话但不乏哲理的小故事,大意是:两个渔民,一个每天早出晚归出海打渔,一个则经常一整天躺在岸边晒太阳,勤劳的渔民催懒惰的渔民:“你不能这样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你这样能捕到多少鱼呢?”“捕那么多鱼干什么?”“卖呀,鱼多卖的钱就多呀。”“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有了钱生活就轻松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休息就休息。”“那我现在不就达到了吗?”这是个笑话,但其中所含的道理确实耐人寻味。

  那天,在要我当裁判的父母面前,我对父亲说:“我的性格也像你,但确实我认为母亲的风格要比你好些。”

  “什么都向着你母亲。”父亲嘀咕一声转身走开。

  母亲则孩子般地笑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活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