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Br 发表于 2014-11-11 10:29

“寻访文脉•留住乡愁”系列之一:良地,挂在山坡的客家古村


    良地是个偏远小村,三个居民点加起来百来户,不到五百人。不过,可别小看它,新版《将乐县志》记载民谚:“县城有龟山,乡下有月山。”与杨时并提的梁月山就出在这个县万全乡的良地村——2014年授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编者的话

  在三明大地上,一些现存的古村落因镌刻着千百年时光的印记而弥足珍贵。这些村落多由家族栖居而形成,历经世事变迁却生生不息。那里,得以保存至今的一砖一瓦,一椽一木,无不凝聚着最质朴的乡间民俗,无不讲述着最原汁原味的华夏民风。
  一个个古村落,就像一幅幅水墨画,承载着历史的基因,是最具活态的人文瑰宝。随着时代变迁,这些曾经孕育了文明的古村落如今是否延续着历史的记忆呢?三明日报家园版从本期开始,推出“寻访文脉留住乡愁”系列报道,探访那些藏在我们身边的可以触摸的历史,寻找能留得住乡愁的传统村落、古村落、美丽乡村、追忆村名、村史、乡贤名人、老建筑、古遗址中遗留下的浓浓乡情和乡愁。

水尾木廊桥

  良地村有史近千年。《梁氏族谱》说:“玉祥公因避难,于宋皇祐辛卯(1051年)徙居西乡良地放坪(上良地),六传至彦三公始迁居下良地。”它与泰宁县开善乡相邻,距城百余里,留存大量的明清建筑。
  沿着田间古道从水尾进村,要走过一座木廊桥。它横跨良地溪,始建于清初,咸丰七年(1857年)重修,为单孔木伸臂梁廊屋桥。桥呈西南-东北走向,长约25米,宽约4米,离溪面高约5米,黑瓦桥面,与对岸桥头的集灵宫,高低错落,掩映在溪岸的古木之下。对着来水方向,桥廊里建有六个神龛,分别供奉如来、真武帝、妈祖、许真人、萧公尊王、本坊土地福德神。民俗专家说,这在福建十分罕见。
  集灵宫在木廊桥靠村一侧,略高,与桥形成一体,锁住水尾。宫里悬一匾:“神佛同宗”,更奇的是宫前侧边一小庙,有说是阳公庙,有说是民主公庙——这两个地方神,听谁的呢?
  过了水尾道庵区,沿着石砌的古道拾阶而上,高大的樟枫,密集的矮灌,都让人相信,以前沿溪尽是森林。而今,公路切断古道修进了村,但也只修到村子的下方,似乎怕打扰了这个古村落。

山地古建筑

  进入良地村,迎面的是家庙区。
  此时,不得不赞叹良地的先人见识卓越:住房依山而建,或用石头垒高地基,或用木头撑起吊脚楼,整个村子就像挂在山坡上。全村按谷仓区、居住区、中心私塾区、家庙区、风水廊桥和道庵区布局,区间用鹅卵石铺砌的小道和台阶串联。放眼望去,山垄里垦出的平地都是稻田,老厝都在岭上,家庙区在水尾上方。
  家庙区由文武庙和梁氏祖祠构成。文武庙,又名文昌阁,因增祀关公,改名文武庙。它始建于明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建。分上下两层楼,上祀孔子,额题“文教昌明”,下祀关公,额题“圣之义者”。而当年的贞节牌坊,文革时打落一地,在文武庙前存有残余的石雕。
  邻近文武庙的是梁氏宗祠。它又名裕启堂,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建,是梁氏宗亲祭拜祖先的场所。原先由主座、上下厅合院式建筑、前部院坪组成,后来以门楼、连排的仓房将过村的古道纳入宗祠范围,或许这可增强梁氏的权威?两座门楼,一左一右,一为“挹南山”,一为“迎北水”,分别以“秋霭”、“春露”呼应,显得特有文化,或许与梁月山有关?南门之外,在黄土墙嵌有嘉庆十四年(1810年)合乡公立的“禁约碑”,所述尽是为保境安民而定的各种约定。祠前,吊脚楼别具客家山地古村落的风情。
  再往前是居住区。这里街巷勾连,弄道相通,都是石铺小径,高高低低,将村子大致分为上下两片。民居多为土墙、青砖造就,黑瓦,木柱,板壁。因毗连成片,为避火灾,以防火墙、马头墙隔开。山地不平,民房多左右展开,以上下堂夹一个天井为主,门楼朝着公共街巷开放。天井都立着石柱花台,地面以鹅卵石铺砌各式图案,令人觉得奢侈:条石门框、石铺庭院、石径、石沟、石缸……整个村落离不开石头的恩惠。
  民居之外是谷仓区。良地人把谷仓与住房分离,是为防止家居起火而粮物同毁。这些谷仓或独立,或成群,仓前都垒石填土筑造平台,用以晒谷,有的谷仓甚至建有院墙。专家说,谷仓成群建在一起,福建罕见。为了防火,由西北至东南建有涵沟,以毛石三面垒砌,长年通水,可堵,可疏,调节水流走向,遍布居民区和谷仓区。专家认为,这为研究闽西北“堤坝渠堰”类建筑文化提供了实据。
  居住区的中心多私塾。虽是小村,大户人家自设私塾也不少见。我在古厝的石条门框看见一联:“天地间诗书最贵,家庭内孝友为先”。村民儒雅跃然纸上。

乡下梁月山

  良地书香浓郁或与梁月山的教化有关。
  梁月山(1778~1845年),名梁彣,字维韬,号月山——前些年电脑缺字,县志在为他立传时,印作“梁□”。“他幼年进私塾就学,青年时闭门读书……一边读书,一边设私塾教家族子侄。”终其一生,只是个秀才,如果不是游学经历,很难想象他能以大理学家扬名。
  那是道光五年(1825年),47岁的梁彣游学福州鳌峰书院。这所百年名校,从全省择优招收秀才,出过一流学生林则徐。当时的山长陈恭甫,以经学教授诸生,看重品行,“课士其严”,与梁彣交谈之后,没有把他放在弟子之列,而是视为老友。陈山长“十年中造就不少人才,其中著名者有诗人张际亮、史学家王捷南、理学家梁彣等”(闽都文化研究会)。
  梁彣与比他小21岁的建宁籍著名爱国诗人张际亮同届,可能因为性格差异,两人并无深交。倒是与张际亮的好朋友——建阳籍同学丁汝恭“结为良友,切磋学问,分别后书信往来不绝”。
  他们在探讨读书与做人的关系。梁彣推崇朱熹,认为“读书不应以制艺科名而满足,对学问应在道德养成上下功夫”。他擅长“心性”之学,著有《洗心图》,对人的心理和体状进行描摹、分析,提倡“洗心克己”,倡导“养气学文”,追求“持敬、穷理、省察、克己、扩充”的洗心境界。
  梁彣晚年多病。据说,临终前“叫家人把药物撒掉,从容静坐,手里拿着一本书,与家人谈笑如常”。丁汝恭闻讯赶到大山里来,为他撰写墓志铭、立传,校对《月山遗书》4册问世——雕版至今犹存。还赋诗感叹:“老成凋谢不胜情,天丧斯文未欲明。河岳英灵满宫阙,怜君皓首困诸生”(《哭月山》)。
  梁彣没有子女,他的故居在村北山边路口,人称“月山公屋”。走进条石框就的大门——门联遗有“读书耕田”字样,里面照例是个天井,花台的植物绿得发亮,仿佛月山犹在。但他毕竟只留下了一些佳话:县内大饥荒,梁家每日吃粥,省出大米接济缺粮户;次年,有人讹言五谷仙降临,经他劝说,乡亲没有浪费钱财搞迎接活动……
  当然,还留下著作23卷,入祀乡贤祠。
闽台两地情

  从月山公屋转个弯,就到了绪蜒厝,这里见证了近代的潮流——良地处于两县交界偏僻之处,看似世外桃源,但在大变革年代,也概不例外风起云涌。
  当地的资料说,良地村是将乐中央苏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下半年,红七军团四师第一团驻扎在良地,并协助成立良地乡苏维埃政府,开展打土豪和扩红筹款等活动。1933年12月,红军第三次解放将乐,中共黄潭边特委和红七军团十九师进驻良地,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分山……
  在绪蜒厝门头房,至今犹存中国工农红军政治部的宣传标语:“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
  绪蜒厝建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地势高,雄视全村。这一年,梁绪蜒出生,以府案第一名取入邑庠生,成为梁月山之后的又一位秀才,1917年去世。他的后代梁启恒原为国民党军上校参谋,在良村留下一子梁冠群,于解放前迁居台湾,又育有两女。村里的老主任梁佑芳说,这家人在文革期间还保持着书信往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梁启恒的内弟受姐夫临终嘱托,从台湾来到良地,代为看望亲人、祭拜祖宗。
  梁冠群和他的妻子还住在绪蜒厝里。
  只有良地溪不舍昼夜流出村外,注入金溪,奔向闽江,去拍打海峡那边亲人的梦境……(来源:詹昌政 林文斌 沙观球 文/图)


啊文 发表于 2014-11-12 01:57

良地是在万全,不是在万安

迷糊Br 发表于 2014-11-14 13:45

啊文 发表于 2014-11-12 01:57
良地是在万全,不是在万安

谢谢纠正:P

lyd0598 发表于 2014-11-14 20:14

:lol是我 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访文脉•留住乡愁”系列之一:良地,挂在山坡的客家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