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在线
标题:
第二届海西模具行业高峰论坛在将乐举行,百余专家共研行业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dirkrose
时间:
2014-11-12 16:27
标题:
第二届海西模具行业高峰论坛在将乐举行,百余专家共研行业发展
(, 下载次数: 4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1日,第二届海西模具行业高峰论坛暨铝合金与轻量化制造技术研讨会在福建将乐举行
(, 下载次数: 3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中国网福建11月11日讯 (记者 李永贵 文/图)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模具企业只有300余家,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全国有30000多家。在德国已经提出工业4.0,中国开始大量使用云创造等高科技时代下,倘若中国模具企业不追求创新、改变管理模式,二十年后,不少模具企业将面临倒闭的厄运。
11日,第二届海西模具行业高峰论坛暨铝合金与轻量化制造技术研讨会在福建将乐举行。来自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福建省模具工业协会在内的全国16家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人以及厦门大学材料学院“3D”打印企业等在内的6家福建省生产企业等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期下海西模具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将乐工业未来发展道路。
论坛上,嘉宾主要围绕目前市场对模具制造工艺的需求,结合科研创新成果各抒己见。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武兵书在以《‘由大转强’中的中国模具工业》为题的演讲中,对中国模具行业未来发展道路作出上述论断。
武兵书说,眼下,中国模具行业在产业发展方面,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建设成模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然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大国和模具贸易大国。同样,在技术进步方面,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应用等水平与国外相接近,并且掌握了模具市场所需要的所有类型模具制造技术。
然而,武兵书坦言,“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专业化模具生产体系,但该行业仍然只是处于机电一体化、数字化的初始阶段,离西方国家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了解到,中国模具产业走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企业数量已经从最初的300家发展至今已超过百倍,其中,民营企业占到总数的95%以上,从业人员达到百来万。但是,如今,高新技术企业只有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创新不足,成为制约中国模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武兵书说。
武兵书建言道,要想实现“由大转强”的模具强国梦,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成为摆在发展面前的必经之路。他指出,行业要发展,必须提升企业作为技术的创新主体,增强企业的质量、品牌意识,提高企业国际化程度和参与国际化市场的竞争能力,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此外,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日益成熟的行业组织。
“今天来参与论坛的依旧是一些年纪较长的老一辈,年轻企业家太少了。”同样,对于中国模具行业未来的发展,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德普在演讲中一语道破了当前中国模具行业发展的另一致命问题: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模具行业。
刘德普表示,自己从1968年开始从事模具行业工作至今,已近50个年头,知道模具行业是一个辛苦、劳累的活。“除了劳累之外,落后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也是导致年轻人不愿过多接手模具行业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以往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盯住每一个模具的生产过程,同时,由于需求大,只追求生产的数量,导致部分产品质量不过关,模具行业惹上官司的案件时有发生。
“要想改变现状,首先是创新管理模式,另外,更重要的是采用最新的云技术,建立模具的云计算平台,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模具行业的制造。”刘德普如是说。
论坛上,来自重庆大学、北京机电研究所以及中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专家学者,还分别作了关于铝合金精密塑性成形及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典型应用、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成形技术及应用和汽车空调铝合金管材连续挤压成型技术等专业知识的解读和介绍。
欢迎光临 将乐在线 (https://www.35330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