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随笔] 从民间文学看将乐客家文化之特色一:将乐民间文学溯源

[复制链接]
小编辑 发表于 2015-5-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这个系统中一个部分,是一种民族无意识的精神文化产品,是一种把民族的心理素质、民族思维方式、民族习俗与信仰、价值观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将乐民间文学,是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将乐人民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创造的极其宝贵的一笔文化财富。1991年12月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将乐县分卷》、《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将乐县分卷》、《中国谚语集成·福建卷·将乐县分卷》(简称将乐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便是这笔宝贵文化财富的一次大展览。它充满了诱人的魅力。将乐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丛书共收入民间故事287篇、民间歌谣324首、民间谚语2362条。

  笔者曾于1987-1990年多次参加将乐民间文学的采风工作,参与普查搜集到民间故事240篇、民间歌谣170首、民间谚语170条。并对将乐民间文学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思考。结合今年进行的将乐客家考略的田野调查,本文试从民间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将乐客家文化的特色,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诸君赐教。

  一、将乐民间文学之研究

  (一)将乐民间文学溯源

  文学起源于劳动。最早的文学作品就是最初的那些民族的歌谣和神话。

  早在新石器时代,将乐就有人类栖息了,留下了岩子洞、癞痢山、狮子山等几十处原始部落生活的古文化遗址。据《福建通志》、《乾隆县志》等古籍记载,将乐曾是闽越王无诸的校猎地,“乐野宫”、“将溪”的传说,与此相吻合。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孙休首设县制,撷取“将溪”和“乐野宫”的首字名之为将乐,成为福建最早建置的七个古县之一。将乐是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背景的古县邑。

  将乐现今最早的、有文字可查的民间文学作品是《李寄斩蛇》,它被东晋的干宝编入《搜神记》。主人公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她那种不畏艰险,为民除害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称颂,其影响范围已远远超越了将乐的地域。《端午节挂葛藤的来历》是有关唐末黄巢起义的一个传说,它鲜明地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农民起义军的拥护态度。与黄巢起义有联系的一个传说是,将乐肖姓始祖入闽。肖姓的远祖在河南开封,唐末因避战乱迁徙入闽,后人尊称为“万年公“。明初沿闽江支流金溪逆流而上,在将乐等地定居。这个传说(实则有族谱记载),颇似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捕鱼人入桃花源,寻找乐土。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的传说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程门立雪》则已成了尊师重教的代名词。元末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英雄陈友谅的家乡,据说就在将乐与明溪交界的天岗山麓。《石棺材》、《虎落平洋》是两则关于他的传说。

  《朱元璋的传说》,讲朱元璋小时就在万全的证觉寺出家,是一个扫地担水的小和尚,为这座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又添传奇色彩。明末吴赞郎起义造反的故事,在百莲镇吴厝墩流传着。明朝天顺年间,将乐流传的“钝秀才”的故事,被抱瓮老人收入《今古奇观》,取名《钝秀才一朝交秦》。讲将乐一个姓马名任的公子,因失官而落难,先忧后乐。其中对世态炎凉有淋漓尽致的刻画,也包含着这样的哲理:人穷通有时,不可以一时之得志,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清代乾隆皇帝七下江南,是否到过将乐,已无从可考,然而,黄潭镇流传的《漠里、漠口、漠无》故事里,乾隆在一个家妇家受到盛情款待,临走还在他的挎包里塞上一只大鸡腿,而皇帝却把农妇的好意当小气,险些造成一场大误会。

  民主革命时期,将乐是红色中央的外围苏区,朱德、方志敏、何长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留下光辉的足迹,也自然有不同一般的传说。《一碗猪肝汤》反映了朱德同志不搞特殊化,与士兵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英雄黄立贵》记载了闽西北红军独立师师长率部在将乐、邵武交界地与匪军激战壮烈牺牲的经过,读之催人泪下。用将乐山歌调演唱的民间歌谣《红军都是救苦兵》、《女子出来当红军》、《送郎当兵歌》、《革命军人歌》等颇具客家山歌特色,在将乐城乡广为流传。

  纵观将乐民间文学作品,可以看出,将乐民间文学的蕴藏量甚为丰富,其源泉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客家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旖旎的灵山秀水、峥嵘的名胜古迹……这些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孕育出了美丽多姿的将乐民间文学。

  (二)将乐民间文学的种类

  将乐民间文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按体载可分为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三大类,外加少量寓方、笑话及部分南词中的文学作品。具体分类如下:

  A、民间故事。

  1、神话。代表作品(下同)有《天降油火》(自然天象神话)、《神牛下凡》(动植物神话)等。

  2、传说。①人物传说:如杨龟山的传说;②史事传说:《吴赞郎起义》、《陈友谅的传说》;③地方传说:这类作品数量多,流传广,影响大,颇负盛名的有《玉华洞传说》、《金沙洲的传说》、《五马山》、《龙栖山》、《证觉寺》、《寡妇桥》等。④动植物传说:《豺》;⑤土特产、民间工艺传说:《西山纸》、《龙池砚》。⑥民情风俗传说:《五月五挂葛藤》、《围裙的传说》(又叫《蒙心符》,反映将乐客家妇女独特的服饰)、《桃花女》(反映小孩载银圈、锁牌、手镯等风俗)。

  3、故事。幻想故事:《陈百利的兴衰》(得宝故事)、《芒花做箭》(神奇女儿故事)。动植物故事:《鸡婆喊冤》。鬼狐仙怪故事:《小玉复仇》。机智人物故事:《小偷与县太爷》、《小好佬》。生活故事:《农夫巧治石青鬼》(不怕鬼的故事)、《傻婿经商》(傻婿故事)、《阿牛的故事》(巧女故事)、《学手艺》(学艺故事)等。这类故事数量较多,在城乡广为流传,充分反映了将乐的客家民俗风情和客家人的勤劳智慧。

  B、民间歌谣

  1、劳动歌主要有田歌、牧歌、采茶歌、搬运歌、工匠歌、其它劳动歌等。演唱以将乐山歌调为主,也有用其他地方小调协。

  2、时政歌。主要有四类:反映时事、世态;反映阶级不平;反映革命斗争;歌颂生活美好。比较有特色的是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红色歌曲”,如《红军个个爱心间》、《妹送郎当红军》等,既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又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3、仪式歌。可分为节令歌、诀术歌、礼俗歌、祭典歌、酒宴歌等五类,反映了将乐客家民俗。

  4、情歌。在将乐的民歌中,情歌的数量最多、质量最好、可分初识、诘问、赞慕、初恋、热恋、结婚、送别、相思、苦情、和其他情歌。

  5、生活歌:可分为社会世态、家庭生活、不幸生活、劝世、生活知识等五类。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过去人们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状况。

  6、儿歌。可分为游戏歌、生活知识情趣歌、自然界事物歌、颠倒歌、顶针格歌、绕口令、催眠歌等七类。儿歌大都是徒歌。

  7、历史传说歌。主要有历史故事歌、历史人物歌、传说故事歌三类。兼有传播历史知识、辨别忠奸善恶、体尝人生艰难、劝戒世人从善等认识、教育和娱乐的功能。

  C、民间谚语。

  是群众集体创作广为口传的反映人民生活、斗争经验,言简意赅,长于讽刺的较于定型的语句。内容上具有知识性,语法结构上具有整句性。可分为时政谚、事理谚、修养谚、社交谚、生活谚、自然谚、生产谚及其他谚语等8大类。尤其是生产和气象谚语及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哲理性的民谚流传广,使用多。

本文来源:世界客属第25届恳请大会官方网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808帖子

热门图文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0598-2262555

公司地址:将乐县水南众联创客空间2层

邮编:353300 Email:admin@353300.com

Copyright   ©2006-2018  将乐在线  
举报电话:2262555 举报邮箱:admin@353300.com  ( 闽ICP备202002261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