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将乐在线 首页 人物访谈 查看内容
0

陶柳华——能用双手创造幸福是我最大的快乐


站在领奖台上,陶柳华(中)流下激动的泪花。

  4月25日下午,将乐县举办为期三天的首届“农民工技能竞赛”胜利闭幕,在江滨路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在众多获奖的农民工选手中,有一名个头中等、行走不便的选手,尤为引人注目。当他拄着拐杖缓慢地走上领奖台,从县有关领导手里接过获奖证书时,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雷动,一浪高过一浪。而这位紧抱红彤彤证书的选手,却满眶晶莹。

  这是幸福的泪花。“太激动了,这奖项将是我挑战未来的新的起点。我要用勤劳的双手证明自己。”他叫陶柳华,今年35岁,安仁乡洞前村桃源自然村人。此次大赛中,他从234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电子装配”赛亚军。

  陶柳华是不幸的,11岁时,患上骨结核,因家庭困难没有及时治疗,落下了终身腿残。行动不便的他,只读到初中二年级便辍学回家了。

  “我沉沦过,但我没有脆弱到想一死了之,脚残了,我还有手呀。”逐渐长大的陶柳华意识到,不能依靠别人,得学点本领养活自己。

  在朋友的介绍下,2000年春,他带上家里凑的600多元钱,到城关一家电器维修店,找一名姓黄的师傅学习家电维修。

  学电器维修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初中没有毕业的陶柳华,学起来自然很是吃力。第一次面对线路板上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时,他几乎手足无措。此后无数个日夜,他一遍遍地翻书本,背公式;对于同一个电子元件,他在师傅指导下拆了装,装了再拆。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他硬是把深奥的电器维修理论“啃”了下来。

  2002年夏,陶柳华回到安仁乡,以每月100元的租金租下了地处乡供电所旁的一个不足15平米的小店,开起了家电维修铺。

  “能用双手创造幸福是我最大的快乐!”每天早上7点,陶柳华必定准时打开店门,开始一天的劳动。

  他有自己的原则,顾客送来电器,先拆开查看,告知大概修理价位,并许诺维修时间。一些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耐心地和人解释,并通过加班加点进行修理。

  每年春节前,送到店铺维修的电器比往常增加很多,有时一天就接到五六台“问题电视机”。为了让顾客过年时看上电视节目,他常常修到深夜十二点。连续几个小时坐在冷板凳上,常常让他左腿僵硬疼痛,要放松好一会儿才能站起来。

  遇到一些家电故障较复杂,查阅资料仍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陶柳华便打电话向师傅请教,甚至把电话打到厂家的电器维修点。2003年夏天,余坑村有个村民将一台被雷击坏的电视机送到店里。他拆开仔细修理后,发现电路恢复正常了,但图像和声音仍不清晰。因为没有图纸,他打电话询问师傅仍弄不明白。第二天下午,他干脆在司机帮助下,驱车一个多小时,将电视机送到城关,请师傅现场指导修理。“人家会把电器送到我店里来,这是他看得起我,信任我的手艺,我无论如何也要把它修好。”

  对于电吹风、电热棒、台灯这样耗时又挣钱不多的小电器,许多维修师傅不愿接收,陶柳华却“来者不拒”。“能够修的,我都修,哪怕半天时间只赚个块把钱。”

  乡里客源不多,加上收费低,陶柳华每月挣钱并不多。除去店租,月纯收入不到600元。对此,他并不满足。“父母亲都70多岁了,我妻子也是残疾人,这点收入不够家庭开销呀。”

  多年来,他一直在策划着一件事:扩大自己的店面,开一家电器商行,卖些小家电增加些收入。“可我缺少资金,如果有人能帮我筹到一些资金就好了!”

  “这次比赛,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后要加强学习。”陶柳华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要依靠国家低保金的救助过日子,而是通过扎实的技艺、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多的幸福。

  (李宣华陈金珠余文燕张建斌/文·图)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08-5-7 13:48
  • 2
    粉丝
  • 732
    阅读
  • 0
    回复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0598-2262555

公司地址:将乐县水南众联创客空间2层

邮编:353300 Email:admin@353300.com

Copyright   ©2006-2018  将乐在线  
举报电话:2262555 举报邮箱:admin@353300.com  ( 闽ICP备202002261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