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资讯] 将乐县多方联动力促伍宿村整顿转化侧记

[复制链接]
小编辑 发表于 2012-9-22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沙观球 林建嵩

  一个个困难在一件件实事中解决,一项项举措如春风化雨,既滋润村民口袋和村里的钱袋,又使村里和村民的面貌悄然改变。后进即将成为过去式,这个村就是将乐县安仁乡伍宿村。

  伍宿村现有 475户,2030人,其中外出务工经商980余人。党员55名,其中外出流动党员21名。2011年村财收入仅2.6万元,在党组织分类定级中被定级为“较差”等次。

  今年以来,将乐县按照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到伍宿村调研时提出“多方联动、抓好转化”的指示要求,针对外出人员多、村财薄弱、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等问题,通过“激活力、解难题、促发展”力促后进村整顿转化,目前,基本实现了晋位升级的目标。

优化班子 激情创业增活力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带队,深入到后进村开展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找准症结。今年78岁的肖由铜是伍宿村的老党员、老支书,一谈起如今,群众提出的公益事业建设,外出人员和留守老人儿童的服务管理等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成了考验干部、支部的“试金石”,但捉襟见肘的村财、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等无疑成为问题解决的制肘时。“打铁还需自身硬”,老支书肖由铜有感而发。

  要“造血”先“输血”。今年正月一上班,一支由熟悉“三农”工作、精通党建、经验丰富的乡人大主席和乡财政所所长组成的“攻坚”工作组,就驻进了伍宿村,工作组实行问题不化解、后进村不晋档升级,不撤离的“一包到底”工作法,扎实推进整顿转化工作。

  同时,打造一支本土“造血”队伍。县乡以村级换届年为契机,突出班子配备。按照“三推一选”(即党员推、村民代表推和挂村工作队推,党委研究后选定)的办法,以“内选”和“外返”等方式,在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以及外出务工经商能人中推荐产生了6名后备干部,其中2人为外出上海经商人员,解决村两委后继乏人问题。6月20日,完成村党支部换届,种烟大户、运输专业户、企业个体户等3名能人众望所归当选为村支委。

  “党员干部示范,群众跟着干”,如今已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老党员、新当选的村支委肖来华是一名种烟大户,在他的带动下,今年村里种植20亩以上的大户发展到16户,户均增收可达4万元,村里的30多名妇女为大户做点工,一天80元,人均可增收2000多元。人称“小包头”的泥水匠余新梅,是一名有着8年党龄的村民代表,他带领13个困难村民承接工程,仅今年上半年,他个人就增收5万元,13个困难村民人均增收1万多元。合力攻坚 民生优先解难题部门企业帮扶结“穷”亲。市委老干局、县农信社挂钩帮扶,为伍宿村注入生机。市委老干局积极帮助村里策划争取洋坡洞左干渠的建设,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届时受益农田1300多亩;同时,县、乡、村3级党员领导干部以“三送一解”(送文化、送温暖、送服务、解难题)为抓手,深化“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与“较差”村的群众结对帮扶机制。目前,县、乡领导干部与伍宿村13户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帮助群众协调解决生产生活问题34个,落实帮扶资金5万元。

  “有了村民事物代办点,我们这些在打工做生意的人对家里的事就更放心了,我们要办一些事也方便了。”在上海经商多年的老肖道出了外出人员的心声。今年以来,安仁乡完善伍宿村村民事务代理,建立村干部每日值班制度、为村民提供证件代办、电视电话费用代缴等便民服务。党支部还组织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老人、妇女”为主要内容的“三关爱”活动,党员干部结对联系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并积极筹划与上海商会建立关爱互助基金,由村夕阳红理事会牵头,组织人员开展关爱活动,保证老人在生日有人祝贺,孤单有人陪伴,生病有人探望、过世有人帮忙。

  为民多办实事,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构建和谐新村,在惠民中树立新形象。今年以来,村党支部通过征求群众意见,确定了伍宿村门口排灌渠防渗工程、老年活动中心改造、主村文明路硬化等2012年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主村1300米排污沟、投入8万元加固3座桥梁及田间部分沟路渠建设、其他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规划建设中。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及活动难等问题。立足村情齐心协力谋发展 “要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化解矛盾,关键还在于发展。”安仁乡党委书记邓永保一语道破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造成村民对村干部、村组织不信任,村干部、村组织威信和凝聚力不高的症结之一。

  针对伍宿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渠道单一,村财增收困难的问题,村党支部鼓励在家村民发展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发展规模化种植Y2优1号优质稻,目前Y2优1号优质稻种植面积达400亩,亩均增收达420元。引导群众扩大烟叶种植面积,今年烟叶面积比往年增加了130亩,群众增加收入45.3万元,村财增收4万元。尝到甜头的村民对2013年的烟叶生产进行早规划、早安排,计划发展烟叶种植面积700亩,产量达2000担,计划村财增收6.4万元。村里还积极与大型超市和泽坊花卉合作社联系,做好土地流转,发展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业,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修好因“6·18”洪灾冲毁的村小水电站,实现村财逐年增长,切实解决无钱办事问题。

  返乡创业拉动成为村民增收的又一亮点。由上海返乡人员创办的绿源毛竹厂、恒盛达竹制品有限公司、安达矿产品有限公司等3家乡属企业定向帮扶伍宿村。如今,在伍宿村的绿源毛竹厂,可以看到一群40多岁的留守妇女和60多岁的留守老人在包装竹筷、竹席、竹串,一个月至少有1000多元工资收入,在家门口上班,轻松做到家庭和挣钱两不误。3个企业每年可为村财增收1.8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100多人。乡村两级还引导村民利用农闲之时到县内企业务工,增加收入,目前,全村转移劳动力162人。(来源:三明日报)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老百姓 发表于 2012-10-2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瞎吹!吹死人不要赔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808帖子

热门图文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0598-2262555

公司地址:将乐县水南众联创客空间2层

邮编:353300 Email:admin@353300.com

Copyright   ©2006-2024  将乐在线  举报电话:0598-2262555 举报邮箱:admin@353300.com  ( 闽ICP备202002261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