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水根和他们的茅屋

[复制链接]
步希 发表于 2008-5-1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新家”是一个农场,这个农场并非拓荒而建的那种类型,是为了安置从城里来的学生而在传统的村庄建制上改建的,因此,这里除了一百多名知青以外,尚有传统的农民和传统的农民村庄。
和三明的梯田一样,这地方也很美。
不知怎的,在这次遥远的迁徙中,我突然得到一种启迪,那就是,我发现大自然处处都是美的。这种启迪,帮我战胜了许多恼人的念头对我的思想的侵袭,她教我热爱生活。因此,当我来到千里之外在那陌生的人群中度过我孤独的时光的时候,我至少可以有兴致地欣赏那世界的美。
4ff567a844294772cdd4b.jpg

这是一个很狭小的盆地,四面是崇山峻岭,那山比我家乡的山要高大险要得多啊。一条清澈的河流,名为金溪,冲开东面的大山,又冲出西面的大山,自东向西经盆地穿流而过,使这一带形成一条狭谷。生活在这峡谷的盆地里,总觉得头顶的天空变得很玲珑了,我那很不满足的视野从山脚移向天空的时候,我偶然发现,在西面山峰的峰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造型——一个巨大的平底的“碗”形,每天即将落山的太阳,总是很准确地落入这只“碗”里,因而,我还时常觉得,这里是一个很“神”的地方。
我来这里最早结识的知青朋友是水根,他是县城人,是同他初中毕业的同学一起被敲锣打鼓欢送、戴着大红花到这里来的第一批知青,来农场已经四五年了。他具有娴熟的农活技术(还会木工)和突出的活动才能,是知青农业队的队长,我是由他从场部接到他队里当队员的,他对我十分热情。
“听说你是从毛主席家乡来的?真了不起啊,你真幸福啊,非常非常欢迎你。”他一见到我,就紧紧握着我的手说。不用说,他对毛主席非常崇拜,全国人民对毛主席都无限敬仰和崇拜,他似乎非常希望我是毛主席派来的,为了证实似的又问我,“大老远的,湖南不好么?干嘛到这里来呢?”
是呀,我干嘛到这里来?路行千里,水越数渡,图的什么?其实,我还真说不上来。何况,我还是一个开后门跻身知青队伍的呢。
我慎怪他在对我的热心之外还带着一种刻薄,因为他刚见面就提出了这个于我十分敏感的问题,我怎么能够刚开始新的生活就让人知道我是“落荒而逃”呢?我显得尴尬,一股血液不自禁地冲面部而来。从这时起,我的自卑感让我产生了一种习惯性脸红的毛病,这个毛病一直延续了好多年。
水根也许已发现了我的尴尬,便挑起我的行李朝远处一挥手说:“我们走吧。”
“还得去哪里?”我问。
“去我们队上呀,”他指着远处一片低矮瓦房说,“你看,就是那儿,那里称为新村,不远,最多不超过一华里路吧,对不对?”
一路上,他告诉我,农场每月可以定量供应六十斤大米,每个劳动日工值一元钱,队上有知青食堂集体办伙食,每人可以分到一份菜地,种的菜可以作价卖给食堂……听水根介绍的待遇,这条件不赖嘛,我想。我打心底认为好高,比起我小时候树皮磨粉做粑粑、桐油抹锅炒野菜的日子不知强过了多少,我修青山(家乡的一个水轮泵站),一月才一块三,只要这里肯收留我,倒是一个蛮不错的落脚之地哩。
我们经过一幢茅屋旁边,那茅屋的屋顶已经塌下好些个窟窿,茅屋的四壁用篾垫围成,已经破掉了大部分,从外面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屋里长满青苔的泥土地面。茅屋是一长溜,约有四五间屋的样子。茅屋四周被水稻田包围着,使它那本来还算雄伟的身姿,显得孤苦伶仃。我不住地注视着那幢茅屋,揣想那该是个什么去处?
水根猜出了我的心思,便对我说:
“你想知道那茅屋的来历吧?那里原先还不止这一栋呢,是我们的刚上山下乡来这里的住房呃。后来,我们建起了新村,那些茅屋就都拆了,但必须得留下一栋作为我们建厂的历史见证吧?对不对?要不然,连这栋也早拆了。”
我以为水根在征求我对保留下这栋破茅房的看法,就笑着回答说:“噢,那当然,你们的旧居嘛。保不准今后你们中间谁成了大人物,这旧居的意义可就更大了,还会有很多人来瞻仰呢。”
“嘿,算你说对了,现在来这里的人就多呢。”说到这里,水根露出自豪的神情,“我们是省地县三级的先进典型,常常有省地县的领导来视察,也有来参观的,主任必须要介绍我们农场的发展史吧?对不对?还必须要领他们参观茅屋吧?对不对?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对不对?”
“这是毛主席语录,当然对,”我在心里回答他说,可我却问水根:“主任是谁呀?”
“主任么?就是现任农场的场长。他是县里派来管知青的干部,是县“革委”副主任,叫场长不太合适吧,还是应该叫她最高的那个职务,那就应该叫主任,对不对?”他说。
我这才觉察出,水根说话总是很习惯地用着“对不对”,许多时候是无须回答的,只是让人感到和他说话时自己始终处在从属地位。
我们走在一片甘蔗地中,水根向我介绍说:“这片地呀,原先是茅草滩、乱石冈呢,我们来了,才一锄一锄挖出来的。那时候可苦啦,那样的条件……对不对?”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新村”了。水根把我领到他的房间,指着一个空铺说:“你就住这吧,我也住这屋。”
我见那个简易床架上堆放着一些物品,便问:“这里是有人住着的吧?”
“没关系,是玉平住的,他去海南繁育稻种去了,过了春节才回来。你先住下吧,他回来后可以另想办法对不对?”
新村地处金溪河畔,地基大概和那些甘蔗地一起由水根他们一锄锄开挖出来的,共是四栋房子。从那些房屋的架构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简易和艰苦的痕迹。低矮的门,窄小的窗,粗糙而不吻合的门窗扇,潮湿而不平整的地面,“干打垒”的墙上粘附着随时会掉下来的土沫,屋架上钉着临时起着固定作用的马钉……无一不在告诉你:“凑合吧。”
参与人数 1贡献 +2 收起 理由
dirkrose + 2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贡献 +2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无限天空 发表于 2008-5-1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续集..................:victory:
 
柠檬丫头 发表于 2008-5-27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有写完呢,都看不到结尾滴
 
步希 发表于 2008-5-2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故事没有结尾

 
人生是一条河,生命不止,湍流不息。生活是一首歌,常常荡气回肠,时时激情四溢。一路欢笑,一路鲜花,保持欢快鲜艳的生命到永远。

[ 本帖最后由 步希 于 2008-5-28 10:4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1帖子

热门图文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0598-2262555

公司地址:将乐县水南众联创客空间2层

邮编:353300 Email:admin@353300.com

Copyright   ©2006-2024  将乐在线  举报电话:0598-2262555 举报邮箱:admin@353300.com  ( 闽ICP备202002261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