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将乐发展回顾(二)

[复制链接]
爆料 jlsz3303 发表于 2011-7-1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水电设施
  (一)供 水
  民国16年前,县城居民饮用井水或金溪河水。城区水井有县井、市井、东月城井、沉香井、西庙古井、含云井、巫山庙井、冯家井、白家井、章山井、长清井、长利井、竹桥井、坑边井、唐家井、小头门井、海棠井、石泉井等18口。民国17年,县人彭玉海等人集资兴办将乐县自来水厂,铺设毛竹管,从西门茶林坑沟引水入城,供民间饮用。民国30年,由于水源不足,城区饮用自来水人口仅0.2万多人,不少居民仍饮用井水或河水。
  解放初,该自来水厂改为公私合营企业。1954年,该厂年供水5.29万吨。1970年,为改善城区供水条件,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动工修建永胜水渠。1972年,在永胜水渠末端华山脚新建自来水厂,占地1.8万平方米,设计能力日产水1000吨。渠水通过反应、沉淀、过滤后,供给城内居民饮用,水质合格率达99.8%。1973年后,扩建厂房,改造设备,增铺供水管道,并全部改用镀锌铁管。1986年,该厂净化能力达日产7000吨,供水普及率达90%,基本满足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需求。1989年,新建占地3亩的水南自来水分厂,年供水164.46万吨。至1990年,城区铺设供水管道总长为21.56公里,年供水量为270.94万吨,其中生活用水70.1万吨,工业用水200.84万吨。此外,县轴瓦厂、县林产化工厂、石门岭水泥厂、县水泥厂、县纤维板厂、县造纸厂等企业建有备用水泵房,总取水能力为日产5万吨。
  (二)排 水
  解放前,将乐县城仅有一条露天排水沟,称“跑马沟”,由西向东横穿城区,注入金溪。该沟弯多,污水积沉,臭气熏人,故群众戏称“九曲黄河水”。
  解放初至1970年,县人民政府多次组织清理,并修建下水支道排除积水。1971~1980年,随着旧城街道的拓宽,排水沟逐步加深、取直。1981~1987年,县人民政府拨款40万元,改造和新建下水道。七星街中、南路和三华北路的水沟加盖。“跑马沟”经取直、挖深,改造为封闭式下水道。同时,新辟8条主街走向封闭式下水道,总长4393米,其中下水主干道宽1.38米、深1.8米、长1980.6米。各巷道排水沟大都改造为水泥沟壁。新建街巷与建下水道同步进行。1990年,城区下水道总长7.4公里,每月排放污水13938吨,其中排放生活污水4402吨。
  (三)供 电
  民国27年,县城镛光电厂创办,开始火力发电,供粮食加工生产用电和县政府机关、绅商户照明用电。
  1950年6月,城区安装电灯569盏,主要街道只有几盏路灯。1951年,玉华电厂(镛光电厂易名)增购244瓦发电机1台,增加生活照明用电供应。但由于发电量小,仍有部分居民不能用电照明。
  1960年1月县办水南一级水电站投产后,城区居民普遍安装电灯,主街道安装40瓦搪瓷铁盖白炽灯泡。1973年,新路一级水电站建成发电,城区供电量增加。1978年,随着县电厂与省电并网,新路二、三级水电站建成,县城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大为改善,街道逐步换成高压汞灯。1983年,城区巷道安装路灯。1988~1990年,范厝电站3台机组先后投产发电,县城用电供不应求矛盾进一步缓解。1990年,城区用电8359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7566千瓦/时、生活用电438千瓦/时、其他用电355千瓦/时,街巷安装路灯890盏。
  (四)卫生设施
  解放前,县城无公厕。1958年,玉华巷北路口(现县工艺美术厂后右侧)建公厕1座。1983~1987年,城区逐年新建公厕。主街道设果皮箱、地痰盂,街巷设垃圾箱,并建临时垃圾处理场1座。1988年,建容量500吨粪便处理池1座。1990年,县城有三级化粪公厕23座,其中水冲式公厕12座,主街设果皮箱45个、地痰盂40个,街巷设垃圾箱25个。

公共建筑

一、各历史时期公共建筑物
  唐至明代,县城先后修建含云寺、孔子庙、迎禧观、佑圣观、龟山书院、县署、上司公署、三华驿、税课局、养济院、五经书院等公共建筑。清代,有县署、寅宾馆、主簿署、县丞署、典史廨、三华驿、税课局、阴阳学、医学、僧会司、道会司、察院、布政分司和江西会馆、邮电局、正学书院等院房;有含云寺、华山庙、孔子庙、观化楼、文昌庙、关帝庙、城隍庙、文昌阁、观音庵、东大庙、北大庙、祝圣宫等。清末,建天主教堂2座、基督教堂1座。民国时期,新建县银行办公楼和庶民楼各1栋。
  解放初至1965年,县城新建机关办公用房、商业服务用房、文教卫生设施和企业、仓库、车站用房共19栋,多为二三层砖木结构,室内无卫生设施。建筑面积0.2万平方米以上的较大建筑有县影剧院、百货大楼、干部招待所、将乐一中教学楼。1970~1980年,新建和改建公共建筑52栋,多为砖混结构。四五层建筑有县电厂办公楼、畜牧水产局办公楼等。百货大楼加高后为4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880平方米。
  1981~1990年,随着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扩大,新建和改建机关办公房、企业厂房、商业服务用房、文教卫生科技用房和汽车站房等145栋,多为3~6层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水电和卫生设施配套。七层建筑有玉华宾馆楼、商业贸易中心楼、兴乐大厦、县电厂宿舍楼;建筑面积超3000平方米的有将乐一中后山教学楼、水南建筑公司、县工商局、邮电大楼、税务局、烟草公司、林工商公司、金溪农贸市场。1990年,城区公共建筑面积(含亭庙)81.93万平方米。

二、主要建筑物简介
  县署 元至元八年(1271年),于古镛钟翠山下建县公署。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县署焚,次年重建。该建筑中为正堂,西为幕厅、仗库,东为藏库;正堂后为后堂、县廨,东为县丞廨,西为主簿廨,西南为典史廨;各廨堂之前翼有两廊,设6房,之后为吏舍;堂之中阶为戒石亭,南为仪门,内右为狱,左右掖门从房,为皂房、快房。明代,几经修葺和重建。清代,县署建有四堂、幕厅、厨房、徒舍、库房、皂房、总房、快房、监狱和仪门谯楼、鼓楼、翠楼、榕亭等。民国时期,沿用县署旧址。民国34年(1945年),县署内新建2层砖木结构“庶民楼”1栋。解放后,旧县署成为县人民政府机关大院。1952~1963年,院内先后新建办公楼和宿舍、食堂、仓库等砖木结构房9栋,总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1970年,中共将乐县委机关迁入县署。1972~1990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大院先后新建、改建办公楼、档案楼、宿舍楼、食堂、车库房等14栋,建筑面积9860平方米。全院占地面积1.1万多平方米。
  县人民政府招待所 位于新将南路北端左侧。民国时期,此处为天主教堂,内有土木结构2层楼房2栋。1950年,作为县委机关住所。1953年,新建2层砖木结构办公楼1栋。1958年,建3层砖木结构办公楼1栋。1959~1964年,先后建食堂、档案楼各1栋。1965年,全院占地面积0.4万平方米,新建房屋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1970年,改为县第一干部招待所所址。1976年后,所内拆旧建新,先后兴建餐厅楼、旅客住宿楼3栋,其中玉华宾馆楼为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4250平方米。1990年,全所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400平方米。
  孔子庙 该庙始建于宋代,原址五马山麓,不久毁于兵焚。元至正年间重建,后又毁。明洪武二年(1369年),教谕王文通主持重建,历时7年建成,后再毁。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迁东岳庙旧址重建。大成殿为孔庙主要建筑,木框架结构,柱大梁粗,屋顶四角龙飞凤舞。殿前依次建有露天台、潘宫门、戟门、棂星门、潘池、石孔桥,东西两侧有厢房10余间,面积约3000平方米。后大成殿改名先师庙。民国时期,该庙修葺10余次。民国28年,改为县立初级中学校址。1958年后,成为将乐第一中学校舍一部分,1977年拆除。
  观化楼 又名天后宫。它位于城南石壁山下,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为2层木柱穿架结构,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清代和民国时期修葺5次。1980年拓宽公路时拆除。

住宅建筑

  明清时期,县城民宅多由家族联户居住,建筑厅堂天井式单层对称平屋。民国时期,县城居民大多修建一二层木板房、土木或砖墙木瓦房。商店多为木板栅门,临街开店,纵深居家,3层砖木结构或木楼房甚少。
  1950年,县城民宅总面积为58268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6.9平方米。1951~1962年,每年平均新建住宅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1963~1965年,每年平均新建住宅2800平方米。1966~1969年,每年平均新建住宅不足700平方米。1970~1978年,每年平均新建住宅5700平方米。
  1979~1990年,先后新辟6个居民新村,同时对旧街巷住宅进行改造。住宅建筑由过去自筹自建发展为由城建部门统一规划,自筹自建和私助公建、公助私建、集资统建、公建出售并行。建筑结构也由土木、砖木发展为钢筋混泥土,大多3~5层,部分新建住宅装修达中、高档次。至1990年底,城区新建住宅2680户,占地面积20.98万平方米;住宅建筑总面积46.9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3平方米。
  百花新村 它位于县城西郊,原多为荒山、坟地。1977年前有少数住户。1979年后建房增多。1984年后,旧城区部分拆迁户、离(退)休干部和胜利村农民在此安置建房。至1990年,新建居民住宅434栋,多为2~4层砖木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建筑总面积8.1万平方米。村道全部铺设混凝土路面,水电等设施配套。
  龟山新村 它位于城北龟山脚,原是荒山坡。1970~1982年,县建材厂取土制砖,挖出平地2万多平方米。1983年,县建材厂迁址,该地改为居民住宅用地。1984年后,陆续安置部分拆迁户、离(退)休干部和其他居民建房。至1990年,龟山新村形成3街8巷(皆为混凝土路面),新建民宅236幢,建筑总面积4.57万平方米,多为2~4层砖木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水电等设施配套,村道植树绿化。
  龙池新村 它位于城北封山脚,原为荒山坡和少量旱地、稻田。1970年后,陆续有居民沿山麓盖房。至1990年,已建民宅286幢,建筑总面积5.6万平方米,多为2~4层砖木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村道全部铺混凝土路面。
  解放新村 它位于县城东,原为旱地。60年代建有畜牧水产局办公楼和一些简易民房。1983年后,主要安置解放村的拆迁农户建房。1990年,已建居民住宅125幢,建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为2~4层砖木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村道全部铺混凝土路面,水电等设施配套。
  陈厝垄新村 它位于城南陈厝垄,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1984年辟为住宅地,主要安置部分拆迁户建房。至1990年,新建民宅149幢,建筑总面积3.4万平方米,水电等设施配套。
  林业新村 它位于城南白云路牛栏坪,原为山坡地。1990年,县林业委员会安置长期在边远林区工作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建房。采取公助统建的办法,集资建民宅20栋,皆为3~5层钢混结构,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村内道路全部铺混凝土路面,并新建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房和公厕各1座,篮球、门球场各1个,小花园、草坪3块,植行道树841株。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魅力白莲 发表于 2011-7-1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唱响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6帖子

热门图文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0598-2262555

公司地址:将乐县水南众联创客空间2层

邮编:353300 Email:admin@353300.com

Copyright   ©2006-2018  将乐在线  
举报电话:2262555 举报邮箱:admin@353300.com  ( 闽ICP备202002261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