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随笔] “垃圾派”与“下半身”诗歌批评系列

[复制链接]
五味子 发表于 2009-7-27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9个:《清野评论沈浩波,清野评论徐乡愁》


●清野评论沈浩波的《38条阳具》


《38条阳具》

      沈浩波

我要讲的是一个女人
生活在北方某个小城
她的阴道宽阔通畅
如同一家黑店
总是门面大敞

有一段时间
她有了特殊的癖好
就像胖子爱吃肥肉
苍蝇爱叮牛粪
她想搞搞男诗人

那些南来北往的
那些略有名声的
那些聪明睿智的
那些瘦削苍白的
那些有老有少的

只要来到此处
便被一把揪住
不拘粗细长短
皆被视为硬物
一律塞在身下

被搞的诗人兴奋异常
在各个城市奔走相告
“她就像一只老母鸡
骑在我身上咯咯乱叫”
另一个则略显羞怯:
“我们只是随便搞了搞”

倒是这女人陷入了绝望
举着肥短的双腿愤怒地骂娘
“一年下来诗人搞了不少
用过的阳具足有38条
却没有一个让老娘达到高潮
那些□□不通的诗章
跟他妈废纸有什么两样”



《38条阳具》——沈浩波。这首诗歌非常具有破坏力和杀伤力。在我认为诗人所要表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女人和38条阳具的故事。“在这里我们难道没有一点疑问和质疑?究竟是什么原因竟然让一个女人对诗人如此好奇和兴奋?联想到一直在各种传媒渠道流行的“下半身”和“裙子以下的”诗歌,充塞视听,大开教化之先河。那些在此等诗歌浸染熏陶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女人,要不认为诗歌和诗人都是这个样子的才怪,“就像胖子爱吃肥肉/苍蝇爱叮牛粪/她想搞搞男诗人”,“那些略有名声的……那些有老有少的”显然,就是这些人,这些鼓吹“前卫”追求“先锋”自认“唯美”的诗人们。这样的诗人一不搞搞女人将会丧失其诗歌的原动力;女人要是不被“诗人”们搞搞就太对不起那些闪烁着灵性光辉的诗歌了!

搞了和被搞了,结果呢?“被搞的诗人兴奋异常/在各个城市奔走相告”搞了诗人的女人却陷入了绝望“一年下来诗人搞了不少/用过的阳具足有38条/却没有一个让老娘达到高潮”现在不仅搞了诗人的女人绝望,连我们这些旁观者,游走在诗歌边缘的人都为女人感到遗憾。“那些□□不通的诗章/跟他妈废纸有什么两样”。

通篇诗歌可以说语言是相当“另类”的(实在不想用“鄙俗”“下流”这样的词语,一首写出生存的现状和本体的诗歌怎么能是鄙俗下流的呢!)。没办法,我们不另类就不能触摸诗歌的真谛,我们不另类就不能发现诗歌的秘密,我们不另类就不能出人头地,我们不另类就不是“下半身”诗人的阶级兄弟!

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女人无罪,另类有理!
此乃《38条阳具》的一点看法,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将逐一胡侃。此其一。

2006-11-1

文章出处:
http://bbs.laiwunews.cn/dispbbs.asp?boardid=14&id=557&page=&star=3


———————————————————————————


●清野评论徐乡愁的《在荒郊野岭》


《在荒郊野岭》

      徐乡愁

如果你到了荒郊野岭
前不挨村后不着店
怕强盗打劫
怕鬼狐缠身

这时候
你突然在路边发现
一泡热气腾腾的鲜屎
一种安全感便油然而生

有屎就有肛门
有肛门就有人烟
转过山梁就是


《在荒郊野岭》这首诗歌我相当喜欢!喜欢他的孤寂和落寞,喜欢他在如此孤寂和落寞的时刻都未放弃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生命的执著。

如果你真的有过置身荒郊野岭,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经历,茫茫山野,四空寂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个时候,人已经不再是人,因为人属于群体动物,即使离群索居的修行隐者也要隔段时间走进人烟,采购一些生活必备用品。这样的修行不过是根据时间长短划分而已。而且修行者本身追求的就是种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朝吐呐,午修身,晚冥想。由此探悟个体存在的意义和大生命永恒的终极。

然而,这样的大成之境,非我辈所能耳。我们“怕强盗打劫/怕鬼狐缠身”,我们有挚爱的亲人,厮守的爱人,亲密的友人……既为他们所记,更怕被他们所忘。荒郊野岭的行走不过是为了早日回到亲人爱人友人身边,向他们报声平安,告诉他们:我想你们了!

可是现在,你依旧在路上,承受着所有的幸和不幸。“这时候/你突然在路边发现 /一泡热气腾腾的鲜屎 /一种安全感便油然而生 ”真的,那真是一种无比幸福的安全感!我曾经多次有过独自行走在荒郊野岭的经历,路边随便出现的不管是一个脚印一个烟头还是一泡热气腾腾的鲜屎。这种感觉都让我敏锐的嗅到同类的气息。这种感觉真的很亲切,很温暖。正如诗里所说“有屎就有肛门 /有肛门就有人烟 ”也许再走快几步就能赶上前人,就能到达一个村庄。哪怕是个陌生人,一个和我一样独自在荒郊野岭穿行的人,他就在前面等我“转过山梁就是”。

没错, 转过山梁就是!

特此向写出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徐乡愁致以崇高的敬意!
此为二。

2006-11-1  

文章出处:
http://bbs.laiwunews.cn/dispbbs.asp?boardid=14&id=557&page=&star=4
 
 楼主| 五味子 发表于 2009-7-27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0个:《陈仲义点评沈浩波,张嘉谚点评徐乡愁》



●《情色诗的界限? ——读沈浩波的“静物”》



                                   
陈仲义



《静物》

      沈浩波

瘦肉、肥肉、肥瘦相间的肉
排骨、腔骨,还有一把
切肉的刀
都摆放在油腻的案板上

案板后面
卖肉的少妇坐着
敞着怀
露出雪白的奶子

案板前面
买肉的我,站着
张着嘴,像一个
饕餮之徒

唯一的动静
由她怀中的孩子发出
吧嗒吧嗒
扣人心弦

2000/11/19


此诗一目了然,但涉及到肉身化写作的一些相关问题。比如如何把握情色诗与色情诗的界限——读者往往将它们混淆。由于诗学立场与趣味不同, 阅读中肯定引起不同感受与争论。(即使诗歌研究资深者,分歧也经常很大)。

记得2001年冬天,在北京香山召开“新诗理论研讨会”上,一位同行教授讲解自己论文时,引用《静物》作例子。他批评《静物》无聊与色情。笔者凭着“听着”中的直觉,忍不住当场提出不同意见。对于这首争议颇大的小诗,今天觉得还是有必要拿出来再“旧话重提”。不过,采用的是正方与反方的对话方式加以辨析讨论。换一下口味吧。

正方:依我一贯的立场和趣味看,《静物》不说是色情诗,至少也有情色成分。无聊透顶,而且也太简单了。

反方:这首诗读了第一遍感觉很简单,没有什么特别。全诗由简单的四段话组成。但是第二遍之后,觉得作者还是写出它的意思。

正方:它的内涵不外是——雪白的奶子,中心意象。接着写买肉者垂延欲滴,如此一个色情相而已。

反方:不可简单下结论,还是先分析一下。

正方:分析不到哪去,小心阐释过度。

反方:诗的第一段第一行写了三种肉:瘦肉、肥肉、肥瘦相间的肉,第二、三行写了骨和切肉的刀。第四行写了切肉的板。很显然,第一段重点在于写肉——猪肉。

诗的第二段写肉和奶子。还是在写肉:但由写猪肉转到写人肉(卖肉的少妇坐着,敞着怀,露出雪白的奶子)。

正方:倒是写得简洁,但暴露出性窥视……

反方:不错,“我站着张着嘴,像一个饕餮之徒。”这里作者用一个动词“张着”,确实暴露出毫无掩饰的色意识,但我认为,它真实披露了人的情欲或肉欲本能。由猪肉、人肉到情欲,它体现了人的普遍本能和性的潜意识流露。

正方:就算体现了性本能或潜意识,但到处都写烂了,看不出有什么好来。

反方:应该说,前三段仅仅是铺垫,如果此诗停留于此,只能算下作。好就好在最后一段。“唯一的动静/由她怀中的孩子发出/吧嗒吧嗒/扣人心弦”:这里写了少妇喂奶。由此人肉迅速转到了人乳与母性,诗有了升华吧。“吧嗒吧嗒” 写出婴儿吮吸的清脆。“不良”下意识、潜意识一下子逸出本能;窥视欲得到某种程度的“净化”,上升到了母性和新生生命的层面。

  总之,《静物》这首诗由开始写猪肉(三种肉),再由猪肉写到人肉,写到买肉人的性欲情欲本能流露。最后本能(动物性层面)和窥伺欲消化在人的母性和新生命的成长中,由此提升了诗性。判定它是一种简陋的色情诗,是否过于简单?

正方:经你这么一说,似乎这是一首可以肯定的诗。但是…..

反方:该诗可以再做点修改。比如第三段的“张着嘴,像一个饕餮之徒”,“饕餮之徒”显得主观自供的色彩太浓,应做冷处理,改为“站着一张嘴”,就说明问题了;最后一句主观判断“扣人心弦”也是,最好删掉,用像声词“吧嗒吧嗒”的声音效果结尾,岂不更好?

网络地址:
http://www.poemlife.com/ReviewerColumn/chenzhongyi/article.asp?vArticleId=21027&ColumnSec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诗流变中的一首小诗 ——读徐乡愁的“菜园小记”》



                                       
张嘉谚


《菜园小记》

        徐乡愁

春天来了
萝卜也成熟了
菜农们便把它收起来
拿到市上去出售
只留下
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
被萝卜插入过

2002.5.


《菜园小记》一诗的敏感点是一个情辞:“插入”;叱咤生彩的是一句意辞:“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  被萝卜插入过”。我们目击的生长万物的土地,母亲般的土地,竟然被“萝卜”插入过?!这样的思想发现真是常中见异,这样的艺术表现可谓平中出奇!徐乡愁思考方式的“反向式”,因其顺乎情性地“走极端”,倘若其表现为社会生活中的性格姿态,或许难免会引起人际关系的冲突;然而,以诗性思维的“反向式”发现常态中的特异,以诗歌写作的“走极端”表现异态中的平常,又是适得其所了。

现在,一个极端者在生活中漫不经心地一瞥,他的眼光心平气和,他看见了最平常不过的情景:农民在地里收萝卜。忽然,他的眼光有了颤动,他发现了某种不平常的东西!他的姿态依然闲静,内心已是冲动不安,一种“原来如此”的诗性感悟抓住了它!而语言,一种熟悉的纯白口语也在他心中悄然闪烁,并很快以他喜欢的格调成句成形,“春天来了  萝卜也成熟了……”。一首小诗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地“生成”了。

这首小诗就躺在桌上,他写完了,满意地看了看,微微有些诧异,但很快就感到得意,似乎被一种产后的惊喜俘获了。后来,这首小诗发在网上,读到它的人莫不微微感动,或有所触动,甚至感到震动!这首小诗似乎总在向它的阅读者发放搅扰不安的讯息!

形式的素净简朴里隐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东西。在笔者的寻味里,它分明揭示出了“人性恶”的意旨:默默无闻的土地默默地哺育了她的孩子们——萝卜。到头来却是如此的结局——哺育者竟落得被“孩子”奸凌蹂躏,如此尴尬、如此令人皱眉;如此狼藉的“菜园”惨象,令人触目惊心!

而这个生性极端的目击者对此所作的表达方式却如此冷峻,面无表情!

没有比喻,不用意象,这不是诗人徐乡愁提倡的冷抒情、冷叙述么?你看它有多大的艺术张力!

冷情中含有热性,不靠想象而在于洞察,在于对被人遗弃如垃圾一般的“菜园”,那千孔百洞的诗性透视!以及由“反向式”思维方式支配的冷然叙述,是否是这首小诗成功的秘密?

《菜园小记》“传神”地表现了垃圾派“向下”、“审丑”的写作原则,同时又出色地表现了“精神性转化”的意趣。称其为垃圾写作的经典文本恐不为过。它形式精短、内蕴锋利剽悍,而又表情自然、面目平凡。其象征意蕴敞亮了世界上一切因奉献而遭践、因献祭反受凌辱的现象!也直捅人类一切忘本负义、以怨报德的恶习!这绵里含针之作在捉笔时想必是灵性出窍,因而举重若轻天籁浑成。它在运用白话口语时以“无技巧”所达到的“化技巧”境地,似乎直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明月直入、无心可猜”的中国古典诗歌,而将自己悄然引入了《沙扬拉娜》、《断章》、《老马》、《弧线》等现当代精短诗歌的艺术队列。

细加凝视,《菜园小记》似乎还显示了某种诗歌“史”的意味。当我们如实地把“下半身”视为中国新诗史上一个“环节性”流派,那么,《菜园小记》的“插入”这个使人联想到“性行为”的情辞,就和“下半身”挂钩了。然而,这里表现的不是“下半身”被插入而是被蹂践为“垃圾”般的“土地”被插入,这就从“下半身”出发再“向下”一米,从“敌占区来到了解放区”(垃圾派语)——将“下半身”的诗歌写作抛在脑后,走向超越“下半身”的“垃圾派”诗歌写作了。《菜园小记》的这种书写姿态与文本面目,因其在“下半身”与“垃圾派”之间所扮演的超越性角色显得绝妙而恰当,便自然地标示出它在中国新诗流变“史”上的独特位置。

《菜园小记》对于“下半身”写作的超越,当然还在于内含意蕴从纯粹的肉欲性走向社会意义的深刻性和当下生活的现场感!再看它的艺术姿态,因其不动声色、不事张扬,自然而然地以作品的艺术成色相较量,因而是非暴力的。这与作者那些不乏以暴力色彩抨击“下半身派”的论战文字——一显从容一显峻急——倒也相映成趣。人们可以说,文体的不同,决定了作品面貌的不同。但笔者更愿意倾向这一种说法:倾向不同,观念有别。才是文本面目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2月3日即兴于文半斋
2004年3月14日略改

网络地址:
http://www.poemlife.com/ReviewerColumn/zhangjiayan/article.asp?vArticleId=31102&ColumnSection=
 
 楼主| 五味子 发表于 2009-7-2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1个:徐乡愁与赵丽华,沈浩波与赵丽华


●《徐乡愁的粪便和赵丽华的经血》

                                    文/涂国文

  
  2006年9月,女诗人赵丽华正常来了一次例假,可能忘了使用护舒宝,秽物渗透了裙子,经血洒在网络上,一夜蹿红,风头盖过当年的芙蓉教主,被尊为“诗坛芙蓉”。一时间,“梨花教”崛起于神州,诗歌的义旗遍地招展,诗坛又迎来了一个恶搞新王朝: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我说到做到/再不反悔”(《我发誓从现在开始不搭理你了》)……
  
  女诗人赵丽华继续说,《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我则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发现诗歌被恶搞早已是一个优良传统:
  
  对中国诗歌进行的首次大规模恶搞发生在二十世纪上叶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郭沫若、冯至为代表的一大批新诗人向中国的传统诗歌开刀,彻底改变了中国诗歌的形式。这是一次伟大而成功的“恶搞”,它完成了中国诗歌由古体诗向自由诗的嬗变。
  
  对中国诗歌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恶搞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蚕长猫样大,猪长像大象;一棵白菜五百斤,上面能站个胖妹妹……”这一时期的中国大地上,“诗人”遍地开花,诗歌在民间落草。
  
  对中国诗歌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恶搞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起人为汪国真。他所写的大量小学水平的诗歌,受到了亿万少男少女的追捧。“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只要明天还在》)。一色的这类意象简单、思想空洞、哲理肤浅的伪诗,竟能独步于时代,中国诗歌艺术遭受到了亘古未有的无情戏謔和嘲弄。
  
  1993年是中国文学更是中国诗歌的最后一个美丽的黄昏。随着市场经济的甚嚣尘上,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就此永远一去不复返。被边缘化了的“诗人”们,变得更加抓狂和阴暗。为了发泄对时代的怨气,吸引世人的眼球,他们又开始了对中国诗歌的恶搞。一些“诗人”丢下了手中的水笔,捧起胯下那根丑陋的阳具,开始“下半身写作”,对着皇天后土,喷射他们那恶臭的精液:
  
  “晚上十一点后我又脱光了她的衣服/在她一双雪白的大腿间/我一直眯着眼睛瞧那处微微闪光的地方/摸了又亲/终于狗一样爬上去/又终于尸体一样滚下来/早上醒来时艳子说我爱你了列/声音湿湿的仿佛带着昨夜的露水/我没有说话/我转过身抱她/可我转身的时候弄折了几枚早春的阳光/当我抱她的手就更用一点力时/她伸手下去/要拔我一根毛/又拔她自己一根毛/接着一根绑了另一根/绑好了给我看/像个卷卷曲曲的十字架/我说艳子这是干嘛呢/她说你猪呀今天不是情人节吗/我就做个情人结呀/说完她把它夹在书中/有刀歹的诗的那一页”(沈浩波《情人结》)
  
  洁白的诗歌床单上,由此布满大块大块的精斑,不堪入目。也有一些“诗人”,狗一样翘起一条腿,对着时代的洞穴排水;或者脱下裤子,蹲在时代的马路上随地大便——他们一边排泄,一边这样高唱着“造粪之歌”——
  
  “屎是米的尸体/尿是水的尸体/*是屎和尿的气体/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屎90公斤/尿2500泡/*半个立方/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我奉献屎” (徐乡愁《屎的奉献》)
  
  或者这样高唱着“垃圾之歌”——
  
  “我的理想就是考不上大学/即使考上了也拿不到毕业证/即使拿到了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也会得罪领导/我的理想就是被单位开除//我的理想就是到街上去流浪/且不洗脸不刷牙不理发/精神猥琐目光呆滞/招干的来了不去应聘/招兵的来了不去应征/我一无所有家徒四壁/过了而立还讨不上老婆/我的理想就是不给祖国繁衍后代//我的理想就是把自己的腿整瘸/一颠一拐地走过时代广场/我的理想就是天生一副对眼/看问题总向鼻梁的中央集中/我的理想就是能患上癫痫/你们把我送去救护/我却向你们口吐泡沫” (徐乡愁《我的垃圾人生》)
  
  无论是沈浩波的“下半身”,还是徐乡愁的“垃圾派”,尽管他们排泄得通体舒泰,却并没能引起多少人注意。大家都忙着赚钱,即使他们偶尔嗅到了几丝微风飘来的恶臭,只会猜想可能是哪家四条腿的动物在拉稀,绝对不会想到原来是几个两条腿的诗“人”在排泄。因而这第四次恶搞,只能是小范围里的一出闹剧。
  
  这次赵诗人的不慎“见红”,竟引发了中国现当代史上的第五次诗歌恶搞狂潮,这实属中国当代诗坛的一个奇迹。诗坛幸甚!诗人幸甚!谁说诗歌已经日薄西山,气数殆尽?难道你们不见赵诗人经血渲染的裙裾,飘扬在中国诗歌的天空中,已经蔚然成一场瑰丽的晚霞??赶快拜倒在赵诗人的石榴裙之下吧,让我们山呼:“梨花教主!英明神武!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然而,我还是为“垃圾派”诗人徐乡愁感到惋惜。按照他与赵诗人两人对中国诗坛和中国社会的贡献来说,显然徐诗人的贡献是赵诗人无法相比的。粪便再臭,毕竟可作肥料;垃圾再烂,也许可以回收。更何况,牛粪之上,常常可以开出绚丽的鲜花;而经血纯属废物,哪怕这经血来自于赵诗人这样一个著名的美女、诗人和作家。因此我认为,这一代诗坛教主的宝座,本应由徐诗人来坐才对,无论如何是不应该轮到赵诗人的。莫非在这个女色时代,女士一切优先,男士只能退避三舍?
  
  当中国诗坛的天幕上,布满了粪便、精斑和经血,我不知道诗歌的真、善、美,匿身在何处?我不知道海子们的殉身,价值在哪里!
  
  呜呼,诗歌!

                                            2006-9-26


涂国文博克1:
http://blog.sina.com.cn/u/48f6b24c010006mw
涂国文博克2:http://blog.sina.com.cn/u/48f6b24c010006mx
文章来源:http://club.xilu.com/taosheng/msgview-950445-50308.html




******************************************


●《比赵丽华还牛的流氓诗人沈浩波》

                                              博大胸襟


      日前,因诗多涉及男女关系、**等内容,诗风大胆直露被寓为“流氓诗人”“牲口诗人”的沈浩波推出其第一部诗集《心藏大恶》,使其从地下受争议的状态转为公开。该书封面在一身穿藏青色牛仔裤男子下半身照片上印有一串“在通往牛×的路上一路狂奔”的字样,从而引来读者议论纷纷。有人指出,此举简直是对诗歌的亵渎,和其诗作赤裸裸的风格相同,昨天,刚从广州参加《2003年度中国新诗年鉴》编辑工作回到北京的沈浩波在接受金陵晚报记者采访时也不断冒出惊人之语,他向记者表示,“作为我这样一个地下诗人,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诗集对我意义太重大了。”

  从地下到地上

  沈浩波作为近几年来最活跃的和争议最大的诗人,一直以其大胆、粗犷的写作和对“性”题材从不避讳的赤裸态度引人侧目。因此被诗歌界称为“心藏大恶”的诗人。沈浩波说,“一直以来,先锋文化始终只能在地下流传,不得公开。”而当年步入诗坛时,因打着“下半身”的旗帜,沈浩波的诗无疑是对传统诗歌的一次颠覆,被主流文化斥为“没文化”,更有评论家因其倡导的“下半身”写作而发出“诗歌之死”的哀鸣。

  记者在该书封面留意到有这样一段话:沈浩波诗歌NO1。看来,沈浩波已不甘居于地下,誓想转战地上分一杯羹,沈浩波告诉记者说,“越是不肯承认我,我越是要亮出来给你看。我迫切需要读者,不管我在地下有多出名,那也只是小范围的,我不希望当读者读到我的作品时我已经垂垂老矣。”

  诗风霸道粗砺

  对于颇有争议的“下半身”写作的概念,沈浩波向记者介绍说,“那是诗歌写作的一种贴肉状态,呈现的将是一种带有原始、野蛮的本质力量的生命状态,它真实、具体、可把握、有意思、野蛮、性感、无遮拦”。这形成沈浩波诗作大胆直露的风格,像《我们那儿的男女关系》、《一把好乳》等作品光看标题就让受唐诗古典美学影响颇深的读者颇为反感。

  与时下一些诗歌软绵绵、不知所云相比,沈浩波说,“我的诗歌是最霸道最强壮的,我不喜欢含含糊糊的。”正是这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标新立异,有读者将其文学理论和普遍意义上的“下半身”联系到一处,而该书封面似乎也应中了人们此前所作的种种猜想,沈浩波直言,“反正也误读这么长时间了,再误读一次也没关系。”据沈浩波介绍,刚开始封面设计师自己拍了一张穿着灯芯绒裤子的照片,在沈浩波的建议下才换成青色牛仔裤,“牛仔布的粗砺和我诗的风格很相近。”

  曾经迷恋徐志摩、席慕容

  在上大学之前,沈浩波对诗懵懵懂懂的,并没有什么概念,整天不断摘抄着徐志摩、席慕容等人的诗作,沈浩波说,“那时我只记得自己很不合群,完全是个自由主义者,谁也不搭理,而别人看我也跟看怪物似的,只是后来才觉得自己当时真的很孤独。”数理化功课不好的他后来改读文科,通过不断背题目才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沈浩波笑言,“我连数学题都是背下来的,现在记忆力不好可能就跟那时用脑过度有关。”上大学以后,北方环境中大悲大喜的性格让他在诗歌创作和现实生活中更接近这种本质。

  作为从江北一个小镇走出来的沈浩波,父母对其这种写作状态自然很是失望,并极力反对,沈浩波说,“我母亲是一个语文教师,上学时也属于才华横溢的那种人,可是在文学认识上,我们属于两个时代的人,根本就谈不到一块儿去。”

      啥也不说,欣赏吧大家

                                                   2006-10-8

地址:http://www.haoo.cn/Html/Article/2006/10/08/2542210.html
 
 楼主| 五味子 发表于 2009-7-27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2个:《我所说的两个诗人》

                     训练小猪天上飞(辽宁)  


我所说的两个诗人
不是李白与杜甫
他们一个是仙一个是圣
已成为千古绝唱
我所说的两个诗人
也不是海子与顾城
这两个精神病患者因为
他们的自杀而提升了身后的虚名
我所说的两个诗人
更不是汪国真与席慕蓉
只因他们写出了无病呻吟的儿歌
糊弄了一代代少男少女的痴情
我所说的两个诗人
不是韩东与于坚不是杨春光与周伦佑
不是他们都不是
我所要说的两个诗人是
一个自钦为下半身领袖的沈浩波
一个外传为垃圾派老大的徐乡愁
因为话语权因为网络因为——
本应该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两个人
现在却变得密不可分起来
被众人的口水和尿还有屎淹没着
也被自己的口水和尿还有屎淹没着
总而言之是被诗这个□□的问题操纵着
其中包括我还有更多的写诗的爱诗的□□们
群体的□□们乐此不疲地玩着逐鹿中原的游戏
从此楚河和汉界变得泾渭分明起来
徐乡愁和沈浩波就变成了当年的刘邦与项羽
各自领导着一伙人在诗江湖面对面对阵与交锋
刀兵相见狼烟四起不流血也不流汗
流的是过多的口水与尿的混合味
这样的战争说起来也真没意思
有谁隔岸观火的绝不是仅仅我一人
我建议沈浩波与徐乡愁能够坐下来
青梅煮酒谈诗论女人何必水火不相融
真的想见个高低那就下一盘棋吧
你挪动你的车前子他拿起他的马后炮
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几经回合后便见分晓
然后握手言欢扬长而去各自找自己的情人去
呵呵,这只不过是我为你们设计的良辰美景
杨柳岸晓风残月徐乡愁哦,你愁的是
不是乡思而是相思,你乡思的女人
有着一大把好乳,正如沈浩波没有波
他思念的波在他的情人身上
左右两个匀称而丰满
可惜啊沈浩波,你在通往
牛逼的路上横亘着一堵墙
傻扒拉鸡的伊沙墙
墙不高却挡住了你的去路
也同样挡住了徐乡愁前进的步伐
命定的钦此使你们在这面墙前徘徊
是爬过还是跳过去
你们心知肚明却犹疑不定
我建议你们潇洒的动作是飞过去
可惜你们的修行不到还没有如此的水平
就是训练小猪天上飞的我也不行
我所有的功夫还停留在嘴皮子上
就象那金庸笔下的王语嫣
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主
命定的钦此使你们在
傻拉扒鸡的伊沙墙前徘徊
犹疑着是爬过还是跳过去
是爬过还是跳过去
这于我又有何干
管它三七二十一呢
在傻拉扒鸡的伊沙墙前
我绝不学你们这两个□□
我的选择是离开
背着手


本贴由训练小猪天上飞于2003年8月06日11:25:21在〖星星诗歌论坛〗发表.
 
 楼主| 五味子 发表于 2009-7-2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3个:徐乡愁诗歌现象(200篇选录20则,上辑)



●镜哥哥:
近段时间,我写的不只一篇两篇。在北评上发的除了《祖国在我心中》,还有《垃圾派代表诗人作品赏析》和《徐乡愁作品赏析》两篇。在《徐乡愁作品赏析》中,对徐的作品我极力推崇,我如实地讲了,徐的作品是对汉语言诗歌写作的颠覆,开创了新诗歌的新的纪元。 (摘自镜哥哥的文章: 《阳光下,一切都是色彩分明的》2009年1月16日)

●涂国文:

按照他与赵诗人两人对中国诗坛和中国社会的贡献来说,显然徐诗人的贡献是赵诗人无法相比的。粪便再臭,毕竟可作肥料;垃圾再烂,也许可以回收。更何况,牛粪之上,常常可以开出绚丽的鲜花;而经血纯属废物,哪怕这经血来自于赵诗人这样一个著名的美女、诗人和作家。因此我认为,这一代诗坛教主的宝座,本应由徐诗人来坐才对,无论如何是不应该轮到赵诗人的。 (摘自涂国文的文章《徐乡愁的粪便和赵丽华的经血》2006-9-26)

●中国新诗研究所:

以全新的角度、最叛逆的思维、最彻底的瓦解,和最本质的抵达、最深刻的关注,让这个时代措手不及。粉碎着、思考着,这是建设的前奏,我们可以有理由期待着。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个时代诗歌的多元和思想的多维。 (摘自《“中国网络诗人二十家”之三——徐乡愁?推荐语》2005年9月05日)

●女贞子:

读了徐乡愁的文本之后,老是想说上几句,以前浅尝辄止的对垃圾派诗歌谈及一二,但没有深入的窥看更没有对大量文本的分析。如果按着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来说,读“下半身”的文本你就会感觉自己是一个十足的“观淫者”,世纪初的亚当和夏娃。读垃圾派的文本应该算是“厕中成佛”的一种感受吧。那天我对诗人九月说我想用差感美学的理念研究一下徐乡愁的诗歌文本,我说在诗先锋坛子里有他的代表作搜集。九月建议我听听一首何勇的歌《垃圾场》,我也一直没有时间或者说没有留心寻来听听,不过从九月的学唱中感受得到那种愤青味道。九月说徐乡愁并不先锋,这种愤青气哪一代人都有,听听80年代的摇滚你就会觉得这东西也不新鲜。我对九月说:“诗和歌是姐妹,摇滚唱着撕心裂肺的尖叫,垃圾派的诗歌也和金斯伯格一样的胆汁质。” (摘自女贞子的文章《手舞足蹈之屙诗——差感美学谈谈徐乡愁诗歌》2007年12月12日)

●路谨:
单从笔名上说徐乡愁,一个很不错很容易让人心中泛起淡淡忧伤的名字,你很难将它与一些不雅观的字眼联接在一起,但是这位诗人的文章据业内人士讲,是国内当前最前卫,最另类的优秀作品,笔者很不明白,难道另类一些的作品,就必须与厕所一类的令读者大倒胃口的语言文字联接在一起,才能彰显它所谓的反叛精神和意境吗?如果诗歌是一匹意象中奔跑的马的话,很显然,徐先生这匹意象中的马,竟然跑错了地方,连厕所门口都没找到,就蹲到了后檐下,十分不讲卫生,难怪读者们一谈起诗歌就变脸变色,将其视若粪土,而那些刚刚学着写作的人,心理上也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和错觉:原来诗歌也可以是这样一种写法,反过来说,这些另类或裸露式的下作文章,风诸于极端杂志,引领时代诗歌潮流,这对中国诗歌的未来,无疑,是种颓废,一种悲哀。 (摘自路谨的文章:《由一位作家的一句话想到的》)

●老象:
提到垃圾派诗人,徐乡愁无疑最引人瞩目。这些诗作已十分成熟,它们成为垃圾派最具特色最为成功的代表性标志是当之无愧的。对于诗歌的独特悟性,使徐乡愁常常以一种反向思维的诗写给诗坛带来惊异,显出其穿透表皮生活的深刻洞视!徐乡愁最为发力的诗写,是以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理念贯透其中的“屎系列”和“人渣系列”,这也可以说是垃圾派的高峰写作,其中《你们把我干掉算了》《菜园小记》《我的垃圾人生》等诗堪称垃圾派经典。徐乡愁似乎已成为垃圾派的代名词。 (摘自老象的文章:《在崇低、放浪的旗帜下——略论中国垃圾派》2004年3月25日,30日略改)

●蔡俊:
就成熟的诗人徐乡愁来说这是他更有真挚的浪漫精神的表现,我们阅读的时候,并不是去时刻寻找形而上的直接承载的,因为那是早就在我们的伟大的本性里的东西,只是每人蒙蔽的程度不同。先锋艺术其实就是对僵化和假象的消解,包括体制,哲学,艺术本身。虽然吹雪兄的批评在理论上有道理,可有变成当初对朦胧诗的批评的危险,艺术是在不断流变的,我在徐乡愁的诗里看到一种强有力的生命力,这也许是最重要的。我认为他是中国最杰出的先锋诗人之一。 (本贴由蔡俊于2004年5月25日08:57:45在〖中国当代诗歌论坛〗发表.)

●李霞:
徐乡愁不仅是垃圾派的标志性诗人,也是21世纪初网络怂恿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汉语诗歌英雄之一。徐乡愁写出了“东方黑 太阳坏”的新发现,也写出了“活着就是人类的帮凶”的新活法,还写出了不是宣言的宣言《中国出了个垃圾派》。垃圾派出世不到3年时间,就成了中国当代诗歌新的关键词,也成了众矢之的,这无疑是得益了网络的功劳。 但,下半身的昙花一现,使垃圾派早熟了。于是,他们和我们已开始关心垃圾写作——不仅仅是垃圾派的前途和命运了。 (摘自李霞文章:《徐乡愁咋成了人类的帮凶》2005年9月2日)

●老九:
题记:上个月在花街社区现代诗歌版面有人大量转贴垃圾派领军人物徐乡愁的诗歌, 大家褒贬不一,各舒己见,以下是我的跟贴(略有删减): 对垃圾派写作了解的不多,就从今年看了几个关于垃圾派的诗歌来论,我觉得其肯定的一面不容质疑,像楼主贴出的关于徐乡愁的好多诗歌,虽然有大量的“屎”、“尿”等引起人们反感的字眼,但我认为当我们在读这些诗歌的时候不要总盯着那些“垃圾”不放,写垃圾仅仅是种手段,其内核是对媚俗与虚伪的反讽,并表达一种不妥协的立场,其向下的理念,也更关注了下层的民生,仅从这一点上看,我觉得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我觉得它的生命力应该在于针对时弊,关注民生,其向下的理念是这一切的基石。楼主贴出的徐乡愁的好多诗歌,就像一把把锐利的手术刀,一刀刀是如此精准地切中这个社会的要害,在我有限的阅读中,很难再有像它们这样给我带来心灵震撼的诗歌了。这就是我当初为什么说这是“难得的使人眼睛一亮的好诗”的原因。从这一点出发,我觉得垃圾派写作远比那些一味沉浸在风花雪月、咀嚼着那些前人早已咀嚼千遍的传统写作强!当然,在我有限的阅读中同样发现一个问题,一些所谓的垃圾派写作,确实庸俗不堪,为写垃圾而写垃圾,这就失去了垃圾派写作的价值。被人攻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摘自老九的文章:《关于垃圾派写作,我也有话要说》2007-10-28)

●王雨烟:
名气比谁都有名,上的大刊比谁都大,所谓作品比谁都垃圾,一时暄器终只能博得众人一笑。当下诗歌,流派繁多。诚然,文学不反对百花齐放,但诗歌,我觉得应是高贵的,它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诗是情感的渲泻,是生活的积累,是刹那的灵感,是神圣的结晶。它浓缩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萃,是不容任何人沾污的。而今诗坛,真的令人担忧和悲哀,有徐乡愁的“口水诗”,代表作《拉》、《屎的奉献》;有下半身写作诗人沈浩波,流氓代表作《一把好乳》;有梨花体诗人赵丽华,代表作《一只蚂蚁》《一个人来到田纳西》等。呜呼哀哉,这个时代,是谁QJ了诗歌? (摘自王雨烟的文章:《揭开伪诗人的面纱》2008-5-30 )


 
 楼主| 五味子 发表于 2009-7-2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味子 于 2009-7-31 19:43 编辑

第14个:徐乡愁诗歌现象(200篇选录20则,下辑)



●雷喑:
一个诗者若没有怀着高度的人性良知对人世进行深度的关注与反观,没有足够成熟的心胸与天生的写作智慧,写出这样的杰作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诗,是不可能被抄袭(克隆)的,甚至连模仿都不可能,它只能是属于徐乡愁个人特色的黑暗而辉煌的重金属垃圾。若可以这样说的话,那中国目前大量的我所读过及未读过的所谓纯粹意义上的诗歌,则毫无疑义地是“一地鸡毛”,连“鸿毛”也称不上。 (雷喑评论《垃圾派经典●徐乡愁的诗》2008-04-21)

●老象:
我们曾有一次在电话中聊到诗歌的传世之作应具备哪些品质。我们所聊的传世之作,是指家喻户晓的,随口能背诵的。这个标准实在有些高。我们回顾了中国诗歌史,古典的"床前明月光"且不说,光看现代诗,达到这标准的难以超过十首。后将"家喻户晓"标准去掉,改为一读即有强烈印象,极容易背诵,过后经得起反复咀嚼。那么,比如像徐志摩有《沙扬娜拉》,卞之琳有《断章》,黄翔有《野兽》,顾城有《一代人》,徐乡愁有《菜园小记》,其他如戴望舒,艾青,海子都有……在"一读即有强烈印象,极容易背诵,过后经得起反复咀嚼"这个标准下,实际上意味着这种所谓传世之作还必须篇幅短小,语言干净(即简洁,凝炼),效果集中,意味深长,雅俗共赏——这个标准看着简单,其实绝大多数诗人对之都只能望洋兴叹。 (摘自老象的贴子文章《永琪讲出这个背景,对诗歌研究者与诗人应是不小的启发》2005-5-20)

●周末星期:
垃圾派诗歌。“秋天深了,王在写诗。”这应该是海子的诗句。海子离开了世界,秋天因此没有“诗意”,而王却成为了垃圾王。尽管未明目张胆打出消灭第三代诗歌或朦胧诗歌的旗号,可是垃圾派已将自己同美国金斯伯格的垮掉派区别了开来。它比于坚的《尚义街6号》的包含的要义要求还要彻底,有语录式的句子分行就成为直白的诗语言了:“我吃罢晚饭/周围的人都去看电影去了/我便赶紧揩了揩眼屎/等脖子仰酸了我才看见/啊,月亮果然像月亮那样明亮”(徐乡愁《铁杵终于磨成了针》)。此种口语在诗中发挥得叫人侧目,通常喜欢以“屎系列”或“人渣系列”来制造无穷的“垃圾诗”。代表诗人徐乡愁说:“活着就是人类的帮凶,我们不如抱着这个世界一起跳入粪坑,崇高有多高,溅起来的粪花就有多高。我们用肛门呼吸。” 不过,同样让人侧目的是,成立于2003年的垃圾派只用短短两三年时间就令诗坛热闹不止,实属罕见。 (摘自(湖北麻城)周末星期的文章:《新世纪诗歌:南下或北上的文学难题》2006年10月)

●鲁宏婷:
中国垃圾派是网络上最活跃的诗歌流派,徐乡愁作为垃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这首《你们把我干掉算了》,具有粗砺,直接,断裂,细节,腐烂,荒诞,真实等风格和语言特点。他的书中书写着自己的生命的躁动不安,有时甚至达到歇斯底里的地步,但是诗中气息充沛,具有杀伤力,在这个人性压抑的年代,诗人通过这样的诗来表现他宣泄的快感,但却过于发泄。诗中透露了诗人的生存动态和精神状态。诗歌的根本特色是明朗易懂,粗率放浪,具有垃圾派“崇低,向下”的诗学主张,这是诗人处在这个物质欲望极具膨胀和人性压抑的时代,通过写诗努力去达到一种真实从而再现他们内心感受中的真实,勇敢地表现出垃圾派诗人的一种自由精神或者说是流浪汉精神,这种精神邋遢,快乐,无拘无束无法无天,这种独一无二的个性和性情,表现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上是没有任何框框,天马行空,我行我素,自由写作。 (摘自鲁宏婷的文章:《试评徐乡愁“你们把我干掉算了”》2005-04-13)

●叶树浓:
发现这一群诗人全都有“屎尿癖”。例如徐乡愁的《拉屎是一种享受》。我的朋友向我介绍说,这是中国当代诗坛最好的诗,在垃圾诗面前,其他流派的诗全都是垃圾。垃圾派的核心宗旨是崇低。只有最低俗的才是最真实的。中国诗坛自朦胧诗之后,短短时间内,产生了后朦胧、民间立场、口语写作、下半身、垃圾派等林林总总的派别。为了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诗人们不惜用各种形式来解构传统。从英雄到平民,从平民到无赖,从无赖到贱人,从贱人到野兽,诗歌是在一步步地向下走。第二是诗人间党同伐异,谁也不服谁。民间立场的骂知识分子,下半身写作的骂垃圾派……这种窝里斗的风气对于不景气的诗坛,无疑是雪上加霜。 (摘自叶树浓的文章:《仅靠金钱救不了中国诗歌》2006-03-24)

●张嘉谚:
和"颠倒"法有些类似,"忤逆"法与下面的"逆挽"法都是逆向思维反向思考的产物。这几种"诗性正治"诗写法不知起于何时,又始于何人的创造。但在当今中国网络诗坛,却可以说以垃圾诗人徐乡愁运用得最为娴熟。从思维方式看,垃圾诗人徐乡愁的逆向思维已入驾轻就熟境地;而化粪便为黄金的结尾,蕴藏着可供多要素解读的因子:1)呼应波特莱尔"透过粉饰掘出地狱,给我粪土可化黄金"的说法;2)表现了中国网络的"大杂院狂欢节"色彩:"粪"与"屎",是徐乡愁为中国诗歌所作的独特贡献。"粪"与"屎"在徐乡愁的诗中,不再是那种日常生活中狭隘的物质性或生理性含义,而具有奇特的诗性隐喻意涵''一种对体制病的批判夹杂着痛快的情绪渲泄(参见徐的"屎诗系列")。总之,"粪"与"屎"虽令中国诗坛的绅士淑女们避之唯恐不及,但在徐乡愁、皮旦等一些"严肃"的垃圾诗人那里,却不单是一个脏字,一个"情象"或"意象",而是一种生活姿态,是具有世界观性质的形象,是一种世界感受。(请参见巴赫金关于狂欢节的有关论述) (摘自张嘉谚的文章:《“忤逆”与“逆挽”》)

●李得福:
新鲜晃眼的东西人们总是留意关注,脱颖而出的事物人们总是刮目相看。在诗发展的轨迹上,这是一种独辟蹊径,冲破束缚,闪亮登场,所以吸引了人们。在我们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有多少举动敢冲破世俗?正所谓“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在生活节奏快速跳动的今天人们需要的是感观刺激,人们需要的是怪诞离奇。垃圾诗给予了现代人的需要,也回答了这一时代问题。上面这首诗名是《春播马上就要开始了》,这题目就隐藏了许多。我们想立即知道“春播马上就要开始了”之后呢?春播,主角是谁?当然是农民,而农民“血光汗尽”了,指望谁?得看当官的了。所以才会有当官的“分期分批地/派遣到乡下去造粪”,而当官的造粪的设备一个比一个先进,而且全都是在餐厅里造,才显示出气派。餐厅里造粪,卑,恶,贱,劣,意味深远。深深地把“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轻巧便捷地抬上了诗的视觉度。可以说每个人吃东西都是在造粪,可是语言上的反行期道,再加上是当官的下颖造粪,所以就由字面卑,表层恶,皮肤贱,浅显劣构成了这首诗的调色极,使得此诗五彩纷呈,妙趣横生又一字千斤重。在这简短的语言中,它融进了鲁迅的怒目性,钱钟书的幽默性,巴金的尖刻性,闻一多的辛辣性,所以,它韵味无穷。 (摘自李得福的文章: 《论徐乡愁的“春播马上就要开始了”》2005-04-13)

●祁文发:
徐乡愁,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年方几何。然其诗表面玩世不恭,实则气势磅礴大胆而热情奔放。读其诗,即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高度藐视,又对劳苦大众深表同情。其诗作,在表达方式上以反为正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无限的深情和对人民的强烈热爱,同时诗人忧国忧民之情亦得到淋漓尽致地表达。非常惊异的是诗人所用的直白的表达方式,实属前无古人,乃当今诗作之创新尔! (摘自祁文发的文章:《点评徐乡愁的诗》2009-03-22)

●陈丽伟:
自朦胧诗以来,中国诗歌就呈现向下的取向,且每下愈况。朦胧诗时,北岛只想做一个人, 姿态比起英雄已经下降了很多;在以韩东为代表的日常主义这里,诗歌再次遭到贬低,开始变得平凡琐屑起来。自于坚以后,加剧了下滑趋势,更日常化了,也更琐碎、更平庸了,更婆婆妈妈了。到了伊沙,更是用一把尿,将黄河的神圣意义“解构”得荡然无存。而到了沈浩波,就更往下了,一直到了“下半身”,到了“鸡芭”。如果说“下半身”还只是跨到了裆部或者肚脐眼附近就不走了的话,到了徐乡愁的“垃圾派”,中国诗歌终于彻底地掉到了地上,变成了垃圾,变成了尿,变成了屎。 (摘自陈丽伟的文章《论诗歌的式微与困顿》,发表于《海河文化》2007年第4期)

●看山望水:
徐乡愁和他的垃圾派的诗歌,我看得晚,大约是今年才看到。他的诗让我转变了对垃圾派的看法,也理解了垃圾派的发轫和存在于中国当代诗坛的合理性。垃圾派是反思思潮在诗歌领域的反应,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自我主体的确立,虽然是以反向策略出现,却舍此再无有力的方式。这类诗歌的优点也是其局限在于,对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对立姿态进行反驳,是一种对背景说“不”的诗思路子。它有力地批判了主流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部分,在思想上超越了北岛等朦胧诗派的“怀疑”,而进入“反抗位置”。垃圾派的决绝反抗姿态,也将当代批判现实主义诗歌运动推进到一个无以复加的程度,并形成终结之势。在垃圾派运动中,朦胧诗派的思想核心得到清算,或者说总结,这是一个意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垃圾诗歌流派的出现,体现出一种进步。从文化的发展形态看,垃圾派也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一次清算和责难,体现出对立的明确立场。这是积极的一面。其局限也在这里,反意识形态本身是一种“靠近”,依然是以“意识形态”话语为核心,解构的同时形成新的解构可能,如蛇吞尾。局限是历史地看的,但这种诗歌的当下意义,也必然具有历史性。由于文化积淀过厚,使得反抗获得充足的资源,并且反向成为一种强势(所谓“向下”)。徐乡愁的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穿透力;它不是个人情绪,乃是一种时代情绪在个人突破口上的喷发;很庆幸它找到了一个在技术上能获得实现可能的诗人,而最终没有“垃圾化”。这不能不说是诗歌之幸。 (看山望水的文章:《看山望水评说垃圾派》2007-9-23)
 
 楼主| 五味子 发表于 2009-7-2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味子 于 2009-7-27 11:46 编辑

第15个:《沈浩波与惠特曼》




                                   大头鸭鸭

一:惠特曼

惠特曼生于1819年5月,他20出头时就有了“把美国文学从英国传统中解放出来”的先锋思想,他要“写我自己”,追求用人民口头话的语言去写作。他深感“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有排斥艺术于生活之外的危险,因此提倡一种“不仅仅抄袭和反映事物表面或迎合所谓趣味,不仅仅供人娱乐、消遣,或显示技巧上、韵律上或文法上的熟练,而要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庄严的文学。”

1855年,他37岁,自印的诗集《草叶集》诞生。它的头一行就是“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他极力赞美个人的“个性”。他说“灵魂并不优于身体”“我最崇拜的就是我自己横陈在此的肉体”,他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彼此同一”的。他要在诗歌中指出“现实与灵魂之间的通道”,他通过反传统来获得一种艺术的自由和创立自己崭新的文学事业。

《草叶集》一出世即为少数诗人和评论家激赏。并受到了当时美国文学批评界的权威爱默生的高度赞扬和推荐,说它是“美国迄今作出的最不平凡的一个机智而明睿的贡献。。。我祝贺你在开始一桩伟大的事业,它无疑是从一个长远的背景出发的。”但《草叶集》依然为当时占主流的新英格兰文苑派诗人和其他一直浸淫在进口的欧洲文化传统中的诗人们所不容。从1855年《草叶集》诞生到1892年惠特曼去世,诗人在他的文学事业中备历坎坷,他的著作在国内不受赏识,很难找到出版的机会,被指责其中有些内容“伤风败俗”,从一开始便招致评论界更多的指责和谩骂,被斥为“性诗”、“一头畜生的表白”,被骂为“下流淫秽”、“有伤风化”而应当把他“从文明社会里踢出去”,这曾一度使作者被政府开除公职,《草叶集》被地方检查官禁止销售。

《草叶集》的初版宣告了美国文学有了自己的独立性,而它的命运,也是美国文学独立斗争的历史。在惠特曼去世后的几十年里,以惠特曼为代表的自由传统与学院派诗人的斗争仍然在不断地进行。惠特曼开创的美国本土诗歌和“进口”的欧洲诗歌传统之间的斗争,还在继续。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仍是以庞德和艾略特为代表的学院派占据主流。到1955年的《草叶集》出版一百周年纪念,美国自由派诗人和学院派长期斗争的转折点才终于出现了。环绕着这一纪念的种种活动,使美国终于承认了“自己的”伟大诗人。在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同时掀起了一个惠特曼的高潮。同年10月,在一次朗诵会上艾伦*金斯伯格以一首《嚎叫》获得轰动性的成功。1956年金斯伯格的新诗集《嚎叫》出版,受到青年人的广泛欢迎。“啊,亲爱的父亲。。。”---他自称在诗歌艺术上效法惠特曼,有批评家甚至认为他是唯一了解惠特曼和最好地继承了惠特曼精神的人。从此往后,惠特曼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步入了他的辉煌时期,得到了他应有的地位。

二:沈浩波

沈浩波生于1976年10月,1996年开始诗歌创作,1999年元月发表《谁在拿90年代开涮》,这篇文章后来成为引发1999年中国诗歌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写作大论争即“盘峰论争”的重要导火索,24岁的沈浩波亦成为“盘峰论争”中民间立场一方的中坚人物之一。2000年7月,他和朋友们一同发起创办《下半身》诗刊,其文《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作为“下半身诗歌运动”的宣言书,在中国诗坛文坛引起了强烈反响,一片哗然。它彻底改变了中国先锋诗歌的走向,改变了中国诗歌审美的航道。

他说“强调下半身写作的意义,首先意味着对于诗歌写作中上半身因素的清除。”“所谓下半身写作,追求的是一种肉体的在场感。”“诗歌从肉体开始,到肉体为止。”“这里的‘肉体’,说的就是我们自身的那‘一堆烂肉’,即最纯粹的‘我’、最本质的‘我’、最原初的‘我’、最动物性的‘我’”、“艺术的本质是唯一的----先锋;艺术的内容也是唯一的----形而下。”“先锋性对于语言也是有要求的,只有鲜活口语,才是有血肉的语言,才是最贴近生命和身体的,才有可能承担先锋的精神。”

恰逢网络时代的到来,“下半身”一出,即传播开来,反响强烈,影响广泛而深刻。一部分诗人如醍湖灌顶,加入到“下半身”的潮流中来,特别是他以“诗江湖”网络论坛为第一现场,把先锋诗歌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沈浩波被评论界的支持方称为“先锋旗手”、“新一代诗人的领袖”;而更多的诗人、读者和评论家,则称“下半身”是“文学的yinluan”,称沈浩波是“流氓诗人”、“牲口诗人”,很长一段时间,在“诗江湖”网站上每天都有人在对“下半身”和作为“下半身”领袖的沈浩波进行责骂。《下半身》诗刊2001年3月出版第二期后停刊。

2002年,他27岁,自印的诗集《一把好乳》诞生。收录的是他2000年至2002年的诗歌,展示了他反抒情、反文化、反经典、反传统----坚决而彻底的先锋面貌。2004年4月,他的诗集《心藏大恶》公开出版。但很快被禁,并给作者和出版社都带来很大麻烦。

以《下半身》诗刊、《一把好乳》和“诗江湖”网站的诞生为主要标志,从意识形态到审美到诗歌文体中的很多禁锢,都被打破了。并由此而掀起了中国诗歌写作本土化、当下性、身体性和形而下的浪潮。这是当代汉语诗歌革命中最广泛、最深刻、最猛烈的一次。

沈浩波的口号是“我要先锋到死”。对于先锋,他说得最多,思考得最多,在写作中实践得也最坚决。和知识分子写作和传统美学的斗争也最尖锐和持久。“先锋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节。是反对和创造的合而为一,是不断推进美的疆界,不断创造美。”他“担心,深深的担心,担心我的先锋不能到死。不先锋,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一直先锋,那是需要多么决绝的力量啊!”

而他,正怀有一颗勇敢的心。

三:沈浩波与惠特曼之比较

(一)两者诗歌文本的比较(暂缺)
(二)两者思想和诗学诞生历程的比较(暂缺)
(三)其他方面

两者的相同之处:

(1)都是诗歌天才。
(2)都是先锋诗人。
(3)都强调个性和自由。都强调肉体,强调肉体与灵魂的同一。
(4)都强调本土性。都坚决彻底地反文化反传统,反对学院派写作。
(5)都采用口语写作。
(6)都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唯技艺论。
(7)都是在外来语境笼罩诗坛、学院派和知识分子写作遮天蔽日的时候横空出世的。
(8)第一本诗集都是自印的。
(9)一开始的反响都是引来尖锐地分裂:一部分人激赏、一部分人责骂。都是一诞生就惊世骇俗,一石激起千层浪。
(10)都受到诗人、读者和评论界猛烈围攻。都被责骂为畜生诗人、下流淫秽、性诗等。
(11)公开出版的诗集都曾被禁。
(12)都立场坚定,毫不动摇和退缩。对自己开创的崭新的诗歌天地充满必胜的信心。
(13)都和学院派诗人进行了(着)坚决的长期的斗争。
(14)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两者的不同之处:

(1)沈浩波出道时更年轻。比惠特曼年轻了10岁左右。
(2)惠特曼的先锋难度更大。惠特曼前无古人,他的《草叶集》就是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一条鸿沟。仿佛是一次突变或奇迹,后来有些研究者甚至认为他是受到了“天启”。沈浩波前面,国内有1980年代开始的“非非主义”、“莽汉”、“他们”等和1990年代伊沙的后现代主义的实践,来提供营养。国外有惠特曼以来的各种先锋流派、各种哲学的美学的思潮,可提供启示。惠特曼在国家民主和社会自由度上,在传统文化的积垢程度上,在年龄上,都有优势。但前无古人,就是他最大的难度。
(3)沈浩波突破的禁区更广,走得更决绝,更形而下。这首先要归功于自惠特曼以来一百多年国内国外诗歌的不断开拓与发展,但更归功于沈浩波的天才及胆识与气魄。
(4)诗歌传播的载体不同。惠特曼时代是完全的纸质媒体。沈浩波是在网络与纸质媒体共存、且网络更为主要诗歌现场的时代。诗歌遭遇网络,影响重大,直接关系先锋诗歌的成败、进程与发展。
(5)惠特曼与学院派的斗争,在论战上,主要是靠其他诗人和评论家参与的。沈浩波与知识分子写作的斗争,在论战上,每次都会赤膊上阵。有时是他独自,有时是和同志者一起。
(6)惠特曼生前取得的承认度不够高,在他的《草叶集》出版一百周年纪念时,才终获全面承认。沈浩波的“下半身”写作开始2年后,即已在网络上形成潮流。横扫了学院派的陈腐之气。正越来越多地被诗人、读者、评论界和媒体所承认。
(7)惠特曼已经是美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大师。沈浩波还不是大师,他是中国当下先锋诗歌的旗手。他才31岁,还将有更多的、人们未知的大作为。

四:启示

(1)诗歌需要天才。
(2)诗歌向前发展的方向是向语言的大众和鲜活的生活贴近。是落下来的过程。
(3)沈浩波的源头应该是惠特曼。
(4)“最伟大的诗人不是写得最好的人,而是给人启发最大的人。”(十九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圣勃夫语)是开拓出诗歌新天地的人。是为诗歌的发展提供可能的人。
(5)“先锋是诗歌的本意。”(沈浩波 语)
(6)先锋是诗歌最珍贵和最难得的品质。顺从传统文化容易,反传统反文化难。先锋需要有大智慧和强壮的原创力。
(7)以技术的和传统审美的观念即所谓的“好诗”论调来菲薄先锋诗歌,是腐朽的。这也常常是人们的一个误区。先锋诗歌以它的精神品质和原创性,就已经胜出。如何看待先锋诗歌和先锋诗人,更需要有宏观视野的能力。
(8)目前沈浩波的文学地位与他作出的贡献,还不相称。虽然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名声和诗歌地位,取得了更多层面上的认可。但他的先锋诗歌运动的意义,他对汉语诗歌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还是没有获得充分地认识和相当的评价。
(9)预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汉语诗歌的发展,在未来二十年内,中国当代文学史会为沈浩波及其“下半身”诗歌运动,记上重重的一笔。

                                                    2007年


注释:

“惠特曼”主要资料来源:《惠特曼研究》李野光 著
“沈浩波”主要资料来源:《心藏大恶》沈浩波著;沈浩波的访谈等。
[此文只是半成品,欢迎有能力的朋友提供帮助,以把它变成成品]




 
 楼主| 五味子 发表于 2009-7-2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味子 于 2009-7-27 12:01 编辑

附录:【垃圾派】徐乡愁代表作品(10首)



1.《屎的奉献》

            徐乡愁

屎是米的尸体
尿是水的尸体
屁是屎和尿的气体
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

屎90公斤
尿2500泡
屁半个立方
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

庄稼一支花
全靠粪当家
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
我奉献屎


2.《拉》


        徐乡愁

键入一个拉字
我们便开始拉家常
拉关系
拉后腿
拉帮结派
但是不能拉屎

这是汉字全拼输入法
这儿的肛门早已关闭
如果你胀了
就先把裤裆拉开
再另外去找屎


3.《拉屎是一种享受》

                    徐乡愁

在后檐口蹲下来
手纸也跟着我蹲下来
这时候,我什么也不去想
两会是不是成功地召开了不去想
美国该不该打伊拉克不去想
口袋是否小康了农民是否减负了
都统统不去想
我现在最要紧的是
把屎拉完拉好
并从屎与肛门的摩擦中获得快乐


4.《解手》
  

     徐乡愁

就是把揣在衣兜里的手
解脱出来。把忙于数钱的手
解脱出来。把写抒情诗的手
解脱出来。把给上级递烟的手
解脱出来。把高举旗帜的手
解脱出来。把热烈鼓掌的手
解脱出来

把举手表决的手解脱出来
把举手选举的手解脱出来
把举手宣誓的手解脱出来
把举手投降的手解脱出来


5.《在荒郊野岭》


      徐乡愁

如果你到了荒郊野岭
前不挨村后不着店
怕强盗打劫
怕鬼狐缠身

这时候
你突然在路边发现
一泡热气腾腾的鲜屎
一种安全感便油然而生

有屎就有肛门
有肛门就有人烟
转过山梁就是


6.《你们把我干掉算了》


        徐乡愁

我的头颅开始腐烂
头发和头屑不停地下掉
我的五官开始腐烂
眼屎鼻屎耳屎大量分泌
我的心脏开始腐烂
面对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无动于衷
我的骨头开始腐烂
腐烂深入骨髓腐烂开始长蛆
我的鸡芭也开始腐烂了
我懒得去操这个装逼的世界

你们不必给我治疗
也不必语重心长地教育我
你们干脆把我干掉算了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
太阳晒得我发懒晒得我发困
正是干掉我的最佳时机


7.《人是造粪的机器》


            徐乡愁

牛顿从墓穴里爬出来
他的心脏开始跳动
血液开始循环
他的头发由白而青而黑
事隔多年还是那样郁郁葱葱
这时候,落地的苹果回到了树上
地球的引力已经消失
牛顿和他的灵感
正在自家的草坪上练习退步走
从果园退回到宿舍
从老年回到少年
从少年回到胎儿
从胎儿回到受精卵
牛顿他爸和牛顿他妈
此时正在床上
制造牛顿
真对不起,放映员抱歉地说
我把电影片子放倒了

好,下面我也要用同样的方法
让伐倒的树木再立起来
让病亡的亲人恢复健康
让乱收的经费退还给人民
让判错的冤案发回去重审
我还要让乱扔的垃圾回到手中
让大便和小便
都回到人的肛门
并在反引力的作用下
穿过大肠和小肠再穿过胃
直抵扁桃也锁不住的咽喉
最后从口腔里吐出
香喷喷的米饭和果实
从前,人是一个个造粪的机器
现在制造黄金


8.《春播马上就要开始了》


                徐乡愁

春播马上就要开始了
农民没有钱买化肥
农民只有呆坐在门槛上哭泣

当官的却不能哭
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并紧急调配所有的机关干部
分期分批地
派遣到乡下去造粪

有的是包专车去
有的打的去
有的是一个人去
有的携带老婆孩子一块儿去
他们一个个西装革履
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造粪的机能一个比一个优良
也有带病坚持工作的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但为了支援祖国的农业建设
为了不辜负上级的殷切希望
苦点累点病点没有关系

在餐厅
造粪的原料早已备好
等开春的锣鼓一响
他们便开始猛吃优质大米
豪饮上等名酒
狂吞鸡鸭鱼肉海鲜
然后保质保量地
把屎屙足把尿撒够
以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9.《在院墙的里面》


                  徐乡愁

院墙的里面是单位
单位的里面是房子
房子的里面是房间
房间的里面是人
每一个人都穿着衣服
衣服的里面是肚皮
肚皮的里面是肠子
肠子的里面是屎


10.《拉出生命》


              徐乡愁

如今的诗坛上
流行自杀
我却不能自杀
咱们希望没有
可不能让绝望也没有

而我早已把时间给杀死了
灵魂就象大便一样
被我很容易地排出体外
只剩下一具活尸
在人间孤注一掷地死着

所以我穿不穿衣服都一样
读不读书都一样
革不革命都一样
要钱我没有
要命我还是没有
 
 楼主| 五味子 发表于 2009-7-27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味子 于 2009-7-27 12:06 编辑

附录:【下半身】沈浩波代表作品(10首)



1.《一把好乳》


            沈浩波

她一上车
我就盯住她了
胸脯高耸
屁股隆起
真是让人
垂涎欲滴
我盯住她的胸
死死盯住
那鼓胀的胸啊
我要能把它看穿就好了
她终于被我看得
不自在了
将身边的小女儿
一把抱到胸前
挡住我的视线
嗨,我说女人
你别以为这样
我就会收回目光
我仍然死死盯着
这回盯住的
是她女儿
那张俏俏的小脸
嗨,我说女人
别看你的女儿
现在一脸天真无邪
长大之后
肯定也是
一把好乳


2.《我们那儿的男女关系》


                沈浩波

有一次
我的光棍叔叔
把隔壁王有才的老婆
就是那个长着两只肥胖奶子的朱翠花
摁倒在我家门口的泥地上
使劲捏她的大乳房
朱翠花仰面朝天,搔动着手脚
咯吱咯吱笑个不停
我那八十多岁的奶奶倚着门框
看着他俩在地上打闹
她虽然已经老眼昏花
仍然笑得合不拢嘴


3.《做爱与失语症》


                沈浩波

在星期六的诗歌朗诵会上
美丽的女诗人
正在朗诵一首
有关做爱的诗歌
她的声音柔美甜嫩
就像一切被生活和爱情
宠坏了的女孩子
尤其是当她脆生生的
读到“做爱”一词时
更是透露出一股
春天芳草般的幸福气息

而我就不一样了
对于“做爱”一词
我总是讳莫如深
即便我心潮澎湃地
抱起心爱的女人
我都不好意思提出
“来吧,我们做爱吧”
这样美妙而直接的要求
我不喜欢这个词
觉得太酸
就好象是西方语言的翻译体
而我一旦觉得
我正在用翻译过来的
洋腔洋调
与自己的女人
进行性交流
我那可怜的身体
就会哆嗦不已

同样令我难以出口的
是那个“操”字
每当我试图用“操”
来代替“做爱”
我怀里的女人
就会勃然大怒
仿佛一个陌生女子
受到突如其来的性侵犯
以次类推
“干”是干不得的
“办”是办不得的
“日”是日不得的
一切男权主义的话语
在时代的新女性面前
全部失效

甚至连那个客观冷静的
“性交”一词
都遭到了女人
剧烈的反对
她说这个词语
会使她联想到
动物交尾
那么
难道非要我说出
“亲爱的,我要”
才能令她心满意足吗
可这样一来
我却又心意难平
我仿佛一个
嗷嗷待哺的小儿
正拉着他妈妈的衣襟
要奶吃

就这样
我面对一具
美妙的女人胴体
就好象那些
学院里的知识分子
面对一篇篇
灿若星辰的口语诗歌
患了严重的失语症
不知从何下口


4.《挂牌女郎》


            沈浩波

我呼吁
把普天下女人的胸
划分为两种
可以随便摸的
和不可以
随便摸的
并且每个女人
胸前都挂一大牌
上书:可以随便摸
或者:不可以随便摸
这样,当我走在街上
看到那些
丰乳肥臀的女人
就不用犹豫
不用彷徨
更不用把脸色
憋得象猪肝一样


5.《QJ犯》


          沈浩波

他猛扑上去
一把撕开
这可怜女人
的衣衫

天哪
他惨叫一声
又是一个
平胸


6.《棉花厂》


            沈浩波

姑娘站在小旅店的庭院深处
一棵大树底下
小马说:姑娘,把头抬起来
他用手托起姑娘的下巴
又摸了摸她的胸
然后说:就是她了

小马在里面打炮,我和小张
在外面等
老板娘对小张说:今天得收60块
“这是棉花厂的小姑娘
才17岁”
我说:棉花厂的?
老板娘说:我这里不光有棉花厂的
还有服装厂,和酱油厂的


7.《满大街》


            沈浩波

大街上的姑娘
张开了翅膀
没有翅膀
张开了胳膊
胳膊下面
没有腋毛

大街上的老头
张开了翅膀
没有翅膀
张开了扇子
扇子下面
两个乳房

大街上的警察
张开了翅膀
没有翅膀
张开了电棒
电棒很大
就像鸡芭

大街上的塑像
张开了翅膀
没有翅膀
张开了怀抱
伟人胸襟
少了胸毛

大街上的小狗
张开了翅膀
没有翅膀
张开了后腿
当街撒尿
真他妈爽

大街上的城楼
张开了翅膀
没有翅膀
张开了红旗
红旗飘飘
真他妈骚

大街上的我们
张开了翅膀
张开了翅膀
张开了翅膀
张开了翅膀
瞧那傻样


8.《38条阳具》


            沈浩波

我要讲的是一个女人
生活在北方某个小城
她的阴道宽阔通畅
如同一家黑店
总是门面大敞

有一段时间
她有了特殊的癖好
就像胖子爱吃肥肉
苍蝇爱叮牛粪
她想搞搞男诗人

那些南来北往的
那些略有名声的
那些聪明睿智的
那些瘦削苍白的
那些有老有少的

只要来到此处
便被一把揪住
不拘粗细长短
皆被视为硬物
一律塞在身下

被搞的诗人兴奋异常
在各个城市奔走相告
“她就像一只老母鸡
骑在我身上咯咯乱叫”
另一个则略显羞怯:
“我们只是随便搞了搞”

倒是这女人陷入了绝望
举着肥短的双腿愤怒地骂娘
“一年下来诗人搞了不少
用过的阳具足有38条
却没有一个让老娘达到高潮
那些狗屁不通的诗章
跟他妈废纸有什么两样”


9.《硬和软》


            沈浩波

鸡芭软
是偶然

心肠硬
是惯性

我数了一下
到今天为止

鸡芭软了3回
回回刻骨铭心

心肠硬了4次
每次绝不回头

见识过我鸡芭软
也领教过我心肠硬的

惟有你一人
今天在车里突然想起你

仅仅一件小事
令我泪流满面

此刻心肠柔软
你却不会看见


10.《姐姐去了南方》


                  沈浩波

姐姐走在前面,小德
跟在后面
走过长长的一条街
去打酱油,那是
很早以前的事

有一次
被两个小流氓截住
其中一个,捏了姐姐的
屁股
说:不错,像个柿子
还有弹性
小德在后面
吓得哭了

后来,姐姐去了南方
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小德长大了
做水果生意,也去了南方
学会了嫖妓

头几年,小德
从来不嫖屁股大的
有人说他
喜欢尖屁股的女人

这几年,小德
只嫖屁股大的
嫖得高兴时
就拍着女人的屁股,说:
不错,像个柿子
还有弹性
 
 楼主| 五味子 发表于 2009-7-27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下半身宣言》  


                           作者:沈浩波


●强调下半身写作的意义,首先意味着对于诗歌写作中上半身因素的清除。

●知识、文化、传统、诗意、抒情、哲理、思考、承担、使命、大师、经典、余味深长、回味无穷……这些属于上半身的词汇与艺术无关,这些文人词典里的东西与具备当下性的先锋诗歌无关。

●从80年代开始,追求先锋精神的诗人们一直在跟知识、文化进行着较量,从《有关大雁塔》到《车过黄河》,从非非的“反文化”到伊沙的“饿死诗人”,这种较量从未停止。很多人以为这只是诗歌写作中的一种,甚至是一种另类的言说。可事实并非如此,这是通往诗歌本质的唯一道路,这是找回我们自己身体的唯一道路,不了解这一点的诗人,根本没有资格来谈论现代诗歌。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年轻得还没有来得及去受更多的压迫,我们就已经觉醒了,我们已经与知识和文化划清了界限,我们决定生而知之,我们知道了,我们说出。我们用身体本身与它们对决,我们甚至根本就想不起它们来了,我们已经胜利了。我们在我们自己的身体之中,它们在我们之外。让那些企图学而知之的家伙离我们远点,我知道他们将越学越傻。

●传统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你们都认为我们的写作必须跟它有关?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身体,有我们自己从身体出发到身体为止的感受。这就够了,我们只需要这些,我们已经不需要别人再给我们口粮,那会使我们噎死的。我们尤其厌恶那个叫做唐诗宋词的传统,它教会了我们什么?修养吗?我们不需要这种修养,那些唯美的、优雅的、所谓诗意的东西差一点使我们从孩提时代就丧失了对自己身体的信任与信心,我们的视野差一点就被限定死了,我们差一点以为只有那些才是美的,才是属于诗歌的。唐诗宋词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可笑地拥有了一种虚妄的美学信仰,而这,使我们每个人面目模糊,丧失了对真实的信赖。

●源自西方现代艺术的传统就是什么好东西吗?只怕也未必,我们已经亲眼目睹了一代中国诗人是整么匍匐下去后就再也没有直起身子来的。这个东西一旦成为传统为人们津津乐道,它腐朽的一面便越来越暴露出来,更多的时候,它已经作为一种负担而必将为我们抛弃。看看吧,叶芝、艾略特、瓦雷里、帕斯捷尔纳克、里尔克……这些名字都已经腐烂成什么样子了。

●什么叫做诗意,这个词足以让人从牙跟酸起,一直酸到舌跟。这个一点现代感都没有的酸词只能被那些学院派的冬烘先生奉为至宝。而对于现代艺术来说,取消诗意将成为一个前提。我们不光不需要传统的,来自唐诗宋词的所谓诗意,我们干脆对诗意本身心怀不满。我们要让诗意死得很难看。

●只有找不着快感的人才去找思想。在诗歌中找思想?你有病啊。难道你还不知道玄学诗人就是骗子吗?同样,只有找不着身体的人才去抒情,弱者的哭泣只能令人生厌。抒情诗人?这是个多么孱弱、阴暗、暧昧的名词。所谓思考,所谓抒情,其实满足的都是你们的低级趣味,都是在抚摩你们灵魂上的那一堆令人恶心的软肉。

●哪里还有什么大师,哪里还有什么经典?这两个词都土成什么样子了。不光是我们自己不要幻想成为什么狗*大师,不要幻想我们的作品成为什么经典,甚至我们根本就别去搭理那些已经变成僵尸的所谓大师、经典。

●承担和使命,这是两个更土更傻的词,我都懒得说它们了。

●让这些上半身的东西统统见鬼去吧,它们简直像肉忽忽的青虫一样令人腻烦。我们只要下半身,它真实、具体、可把握、有意思、野蛮、性感、无遮拦。

●所谓下半身写作,指的是一种坚决的形而下状态。对于我们而言,艺术的本质是唯一的——先锋;艺术的内容也是唯一的——形而下。

●所谓下半身写作,指的是一种诗歌写作的贴肉状态,就是你写的诗与你的肉体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紧贴着的还是隔膜的?贴近肉体,呈现的将是一种带有原始、野蛮的本质力量的生命状态;而隔膜,则往往会带来虚妄,比如海子乌托邦式的青春抒情,离自己肉体的真实越来越远,因而越来越虚妄,连他自己都被骗过了;再比如时下一些津津乐道于词语、炼金术、修辞学、技术、知识的泛学院写作者,他们几乎是在主动寻求一种被遮蔽的状态,主动地用这些外在的东西来对自己的肉体进行遮蔽,这是一种不敢正视自己真实生命状态的身体自卑感的具体文化体现,他们只能用这种委琐的营营苟苟的对于外在包装的苦心经营来满足自己的虚妄心理,这些找不到自己身体的孱弱者啊!

●所谓下半身写作,追求的是一种肉体的在场感。注意,甚至是肉体而不是身体,是下半身而不是整个身体。因为我们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传统、文化、知识等外在之物异化了,污染了,已经不纯粹了。太多的人,他们没有肉体,只有一具绵软的文化躯体,他们没有作为动物性存在的下半身,只有一具可怜的叫做“人”的东西的上半身。而回到肉体,追求肉体的在场感,意味着让我们的体验返回到本质的、原初的、动物性的肉体体验中去。我们是一具具在场的肉体,肉体在进行,所以诗歌在进行,肉体在场,所以诗歌在场。仅此而已。

●80年代,尤其是第三代诗歌运动开始后,中国诗歌的先锋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意识的觉醒上,“语言”问题是这个时代的主要问题,韩东说“诗到语言为止”。80年代围绕语言的探索以非非诗派和他们诗群中的一部分诗人(韩东、于坚、丁当、于小韦、小君)为代表。围绕这个问题,80年代甚至不能严格地用时间来划定,我以为的80年代,从杨黎的《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张纸牌》为开始,到韩东的《甲乙》为结束。80年代结束了,诗歌真的只到语言为止吗?不,语言的时代结束了,身体觉醒的时代开始了。

●而我们更将提出:诗歌从肉体开始,到肉体为止。

●我们将义无返顾地在文化的背面呆着,永远当一个反面角色。

●崔健在评价作为导演的姜文时说:“如果张艺谋和陈凯歌是大师级的话,那姜文就是畜生级的”。姜文是不是畜生级的我不知道,但这个评价本身让人怦然心动。有朝一日,如果有人这么评价我们的诗歌,那将是最高的褒奖。于坚说,我们一辈子的奋斗,就是为了活得像个人样。那我们呢?是不是得像个畜生,才算混出来了?

●只有肉体本身,只有下半身,才能给予诗歌乃至所有艺术以第一次的推动。这种推动是唯一的、最后的、永远崭新的、不会重复和陈旧的。因为它干脆回到了本质。

                             ——沈浩波:《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0帖子

热门图文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0598-2262555

公司地址:将乐县水南众联创客空间2层

邮编:353300 Email:admin@353300.com

Copyright   ©2006-2018  将乐在线  
举报电话:2262555 举报邮箱:admin@353300.com  ( 闽ICP备2020022618号-1 )